(张颖欣 刘杰)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12月11日,恒大楼13406教室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向艳为习概2062班的全体同学带来了一堂国家安全教育思政课。
“哪位同学知道既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的国家有哪些?”向艳老师提问道。 “越南与广西、云南接壤,紧邻南海。” 营销2202班王媛积极举手发言。“没错,还有朝鲜北部与我国接壤,西临黄海。”向老师补充道。以问题为引,老师又通过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戍边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强调了保障立国之基——国土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老师循循善诱,同学渐渐意识到:除了传统的边界领土与领海争端、霸权主义威胁外,我国还面临着其它新兴领域的安全挑战。例如太空制高点竞争,太空军事装备和作战样式发展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新高地,部分国家不断渲染我国发展太空能力的威力,对我国进行技术压制;网络安全风险增大,美方多次对我国进行恶意网络攻击,企图窃取我国国家机密……
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对当前国家安全内涵有正确、充分的认识,养成潜意识中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敏锐地察觉到哪些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结合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维护好相关领域国家安全。
有同学对课本提及的 “黑天鹅事件”与“灰犀牛事件”表示不解,向艳老师便解释道:“前者是指极其罕见、无法预测,一旦发生其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后者则是问题很大、早有预兆,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与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警惕‘黑天鹅’,防范‘灰犀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信、行相统一。课程最后,向艳老师呼吁道:“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忧患意识,自觉做国家安全的守护人、国家利益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