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江 熊晓雨)6月30日,医学部“青衿问道匡庐,知行筑梦山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63名成员乘坐大巴来到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围绕庐山风景区的药用植物开展实地考察学习。
此次实践要求团队成员不仅要学会辨认各种药用植物,还需了解其各自药用作用及生长习性,进而为激发药学专业学生对中药研究的兴趣与研究打下基础。
据了解,医学部举办庐山实践活动已有18年,庐山草药资源极为丰富,素有“寸步必有药”的美称,现有资料统计,在庐山的药用植物共有242科803属1859种,每年都会吸引不同学校药学系学生前来实地考察学习。
“看那边叶片鸟足状分裂的植物就是‘天南星’!”团队行进途中,指导教师刘嵩停下脚步用手中的登山杖指着一株叶尖细狭的植物,兴致勃勃地讲到:“这种植物虽然有独特的臭味,但是其药用价值极佳,有祛风止痉的功效。”仅一下午的功夫,实践团队成员就认识了蔊菜、鹅掌楸、鸡爪槭、土牛膝等五十余种各具特色的植物。
返程路上,团队成员刘清华行走在长满各类植物的小径上,不断与周围成员沟通回忆各类植物及其科属,以加强知识记忆。在看到一株锯齿全缘叶的植物时,他回忆说:“这个是蜡瓣花,其叶片是革质的,很好认。”
团队指导教师刘嵩感慨:“这次在庐山的实地考察,我们不仅带同学们领略到了庐山自然景观的魅力,也对当地的诸多药用植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同学萌生了对中医药的进一步兴趣,专业学习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