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7月16日下午,青雅居社区爱心托管班里热闹非凡,人工智能学院“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刘林协助中南民族大学志愿者王梅、李光耀,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水稻主题课,通过图片展示、动手绘画、实验体验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水稻的世界”。
课堂伊始,王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水稻图片,金黄饱满的稻穗、翠绿的稻叶在屏幕上一展示,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谁能说说稻穗上有什么?”王梅笑着提问,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随后,王梅让大家拿出画笔,把看到的稻穗画下来。“老师,看我画的稻穗!”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作品举起来展示,有的孩子还在画纸上添上了田埂和小水珠,展示了一幅稻田图。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盐水选稻种”小实验。刘林端来一盆盐水和一些稻种,演示如何把稻种放进盐水里:“沉下去的稻种饱满,能发芽;浮起来的是空壳,不能当种子。”孩子们围在旁边认真观察,还忍不住伸手想帮忙,亲身感受选种的小窍门。
通过图片和动画,王梅向孩子们展示了水稻种植的全过程:从春天育苗、夏天插秧,到秋天弯腰收割,再到晒干稻谷、机器脱壳变成白花花的大米。介绍完后,王梅借助“脱壳盒”教具,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从“稻谷”到“米”的蜕变过程。“原来我们吃的米饭要经过这么多步骤!”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说以后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刘林表示:“这堂课通过‘趣味互动+科普讲解’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既了解农耕文化,也让孩子们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社区负责人胡怀骏表示,托管班以后将继续开展此类课程,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在实践动手过程中了解生活背后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