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城建学院:广水借风生绿电 电网赋能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21:57 发布者:城建学院 浏览次数:

    (贺家翔 吴宇童)7月20日傍晚,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赴杨寨镇“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城建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教授兼团队指导老师肖霄和团委书记兼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杨寨镇大布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深入乡村走访调研期间,观察到一个显著景象:广水市丘陵山地上矗立着许多白色风力发电机,将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转化为清洁电力。经实地探访,团队了解到这些风电场是国家与企业投资乡村、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代表性项目。

    面对实践队员董先伟关于风电场收益的询问,杨寨镇村民李明华表示,风机建起来后,村集体和村民都受益了。据介绍,风电场建设涉及的土地流转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项目的日常运行与维护也创造了不少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

    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到,广水市风能资源禀赋优越。全市海拔70米以上区域年平均风速达5.5–7.0米/秒,属湖北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水市建立的主要风力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可达194兆瓦,产量可观。清洁风电的产出,不仅为区域电网提供了绿色能源,有效替代了部分化石能源消耗、降低了碳排放,更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国家投入巨资在乡村建设风电场,意义深远。”肖霄在调研现场指出,“风电项目保障了能源安全,盘活了乡村风力资源,增加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实力,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叶科则表示,广水市地处大别山脉西端,风电场工作者们信念坚定、作风顽强,是传承大别山精神的实践者。他将以他们为榜样,将大别山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中,立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