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人工智能学院:课堂讲透植物生存秘 实验揭开生活化学谜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23:10 发布者:人工智能学院 浏览次数:

    (刘林)7月21日上午,青雅居爱心托管班的教室里格外热闹,武钢三中的王琴、雷亚玲两位老师带着实验器材和课件赶来,给孩子们上了两堂生动的科普课。人工智能学院“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刘林在现场协助,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王琴老师的“神奇的植物”课刚开场,屏幕上的茅膏菜就让孩子们发出小声的惊叹。叶片上亮晶晶的黏液沾着小虫子,王琴指着图片说:“这是植物设的陷阱,黏液能把虫子粘住当营养。”轩轩盯着图片小声嘀咕:“像给虫子涂了胶水。”随后出现的捕蝇草叶片紧紧闭合,像小夹子夹住苍蝇,猪笼草的“笼子”里藏着甜甜的汁液,吸引虫子掉进去。讲完食肉植物,王琴又展示了大王花和见血封喉的图片,告诉孩子们大王花靠气味吸引甲虫传粉,见血封喉树上的小虫子帮树叶清理杂物,植物和昆虫就这样互相帮忙。

    雷亚玲老师带来的“生活里的神奇化学”课更热闹。她刚把泡腾片放进可乐瓶,气泡就“滋滋”往上冒,带着棕色液体溅起小泡沫,千千小朋友忍不住拍起手。雷亚玲笑着说,这就是饮料里气泡的秘密,和大家平时喝汽水冒泡是一个道理。切开的苹果放在桌上,没涂柠檬汁的切面慢慢变褐,轩轩凑近看:“苹果像生锈了!”雷亚玲拿起涂了柠檬汁的苹果对比,解释这是空气在“搞破坏”,柠檬汁能帮苹果“挡一挡”。最后播放的淀粉水视频里,白色液体有时软有时硬,雷亚玲说这叫非牛顿流体,防弹衣里就有类似材料,轩轩听得直点头。

    王琴、雷亚玲在此次科普中借助生活实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为孩子们种下了向往科学的种子。据悉,青雅居社区爱心托管班已连续多年联合武钢三中、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志愿者开展类似科普活动,成为助力儿童成长的暖心平台。“智绘芯途”实践团成员刘林称:“此类科普课程使科学知识更具可及性,这与我们‘智绘芯途’实践团的科学支教的初衷不谋而合,我院及其实践团将继续助力启蒙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让孩子们在浓厚的科学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