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法经学院:预防诈骗 人人有责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8日 00: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黄思凯)4月6日晚,为了增强经贸2206班学生的安全反诈骗意识,经贸2206班安全委员沈皓燃于恒大楼12108开展安全反诈骗班会,经贸2206班全体学生参加。

    班会以沈皓燃对电信诈骗的介绍作为开头。沈皓燃这样解释道:“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非常快,有时候1到2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接下来是学生被骗案例的分享。沈皓燃说道:“近日,我们学校发生了2起电信诈骗案,其中一位学生是因为听对方说他的游戏账号可以卖出,但要求是先到一个陌生网站上的平台打钱,然后才可以拿钱。但打钱后,对方称账号冻结,需要多次转账才可以解封。当他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已经落入圈套。还有一位学生则是玩游戏时登入对方苹果ID获取报酬被远程锁定,要求转账五百块才解锁手机,最终被骗三百元。”许多学生对此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都一致认为“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不要到陌生渠道进行交易”。

    沈皓燃以提问的方式介绍电信诈骗的手段,经贸2206班的彭梦淼说道:“电信诈骗有网络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沈皓燃补充道:“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冒充领导要求下属向其汇款诈骗,红包返利诈骗也属于常见的诈骗手段。”最后,沈皓燃再一次强调不要相信陌生渠道的交易并呼吁全体学生共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