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寒)为了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审美,5月10日下午,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刘一原应邀于艺术与设计学院沁湖艺术馆进行了题为“水墨语言的拓展与创造”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江澜主持。艺术学院院长管家庆,聂虹、刘志强等老师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刘一原向大家讲解了“水墨画”与“中国画”的区别: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有着其独有的自由性、包容性,创新意识较强;中国画是秉承“一画”、“三远”、“六法”这些基本概念的中国绘画,它的基础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较为传统。
与具象的工笔画不同,刘一原的作品多为抽象画,他说:“抽象画的宽泛性可以像音乐一样有不同的观众,表达用具象表达不了的东西,十位观众观赏我的画,有十个不同的见解才是成功。”
在自由提问环节,绘画2101班张艺彤提问:“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会让我们模古,但其实老师在做示范的时候可能和大师的作品也是有所不同的,我想问一下我们在什么样的阶段要追求自己在临摹的时候是模仿的一模一样的,在什么阶段追求仿古的时候有一些自己的创新?”“临摹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打基础的过程,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创新。”刘一原说道。
“多多尝试,去找一种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语言,就像蚕破茧而出,它是需要时间和努力去积累的,不断在艺术领域探索,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管家庆说道。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认识到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对水墨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日后创作提供灵感。整场讲座互动良好,气氛热烈。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