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艺术学院:背行囊上路 赴上津石庙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4日 20:53 发布者:聂思懿 浏览次数:

    (聂思懿)7月3日上午,22级辅导员赵亚龄带领艺术学院“艺美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出发,赴十堰市郧西县和孝感市孝南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是我院与孝南区携手并进的第七年,和深入郧西县的首年。旨在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聚焦乡村振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3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 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聚焦共青团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学院师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组建起一支赴十堰上津镇石庙子村的社会实践队伍。

    上午九点,实践团队成员在恒大楼前集合。带队老师赵亚龄再次强调,“同学们去到石庙子村后,一定要有规划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对于支教、墙绘等任务一定要认真对待,以安全工作为首要任务,并预祝本次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从武汉到石庙子村,跨域1150公里的相约,历时近十个小时的行程。实践团队成员在火车上仍继续为支教和墙绘做完善工作。一上火车,团队成员马钰卓和郭英豪就拿出了墙绘的初稿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他们负责的绘制的墙壁长度达23米,是本次墙绘中墙壁面积最大的。尽管任务艰巨,但他们信心充沛,保证按时完成此次在当地的墙绘工作。团队墙绘工作领队罗芷轩在看完他们的初稿后表示,“这次改稿后比前几稿更加完善,对于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的主题更加明晰,我们希望抵达石庙子村后能够结合村庄特色进一步细化墙绘,争取做到最好。”

    路途中,支教团队成员也在梳理上课流程,团队成员廖原以“七七事变”为主题,对当地学生展开爱国的主题教育。同组成员朱梦寒提出,“课件内容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七七事变的前因后果,我们也穿插了当地红色事件、英雄人物作为课堂的一部分,以学生们的身边榜样人物、先进事迹进行爱国的主题教育。”

    青年学生只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的进程。让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正如实践团队在出发前所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