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材料学部:冶金文创促科普 精神传承铸钢魂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9日 17:0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胡千 蔡小建)为解决留守儿童及双职工儿童教育问题,传递“百炼成钢”的钢铁品质,推进智慧社区发展建设,7月8日,材料学部研究生暑期实践“炬材焕薪”团队赴湖北嘉鱼在小湖社区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课程。

    钢铁炼“材”,夯实钢铁趣味科普新基础

    团队成员林瑞麟以身边的钢铁为切入点,将钢铁冶炼过程比作炒菜,轧钢过程比作切菜,结合视频简要介绍了钢铁的冶炼过程。

    观看完视频后,学生小陈(化名)激动的给大家描述了自己在家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的读后感,他激昂坚定的态度,感染了周围的学生们。小李(化名)表示她的爸爸就是一位炼钢工人,观看完视频,她了解到了爸爸的工作环境,明白了爸爸的辛苦。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交流起自己眼中的钢铁。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无不体现出对钢铁生产的浓厚兴趣。

    积木成“材”,探明儿童科普教育新方向

    为更好地介绍钢铁冶炼过程,感悟钢铁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团队成员对如何使枯燥的科普活动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展开了充分讨论。同时,成员们积极联络各方资源,材料学部王炜教授对“希望家园”项目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并提供了该课题组制备的冶金文化创意积木。

    在了解了钢铁生产的流程后,团队成员胡千借助积木模型,重点向学生们讲述了转炉炼钢的基本原理,梳理了转炉模型积木组成部分,包括炉架、炉底、炉身、炉帽等,并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了积木拼接的分工。

    本次科普课程的开展得到了县团委及社区的一致好评,社区工作者童莲娇感慨道:“本次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和拼接积木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专业科普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弘扬了独特的钢铁文化,实现了社区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