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丁山)参观青铜器文物,聆听编钟古乐,感受随州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月11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随州市博物馆,鉴赏青铜器之美。
随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堪称一座内涵丰富的文物宝库,尤其是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而且铸造精美,在全国屈指可数,被誉为“青铜器王国”。为深入了解曾楚文化,感受青铜瑰宝的魅力,实践团队来到随州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刚到市博物馆,篆书“汉东大国”映入眼帘,古朴端庄、大气磅礴。博物馆一楼,“曾国迷踪”“曾侯乙墓”展厅里的文化墙浑黄厚重,鼎、簋、爵等精美文物依次陈列。讲解员介绍,商周时期,青铜器常作祭祀礼器,尽享尊贵,2400多年前,随州的青铜铸造工艺非常先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的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楼擂鼓墩二号墓展厅内,陈列文物449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玉石器等,其中36件青铜编钟与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形成百钟之势,音律互补。
在安居羊子山出土的西周兽面纹鼎前,团队成员仔细查看铭文,盛赞纹饰十分精美;在噩矦方彝前,团队成员肖汉平感叹在西周时期就能铸造这么精美的铜器,实在是了不起;在编钟等文物前,团队成员驻足端详,并试着敲打了编钟,领略和感受了古人精湛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和完美的古音律艺术,赞叹古人高超的智慧。
参观结束后,身上仿佛带着2400年前商周时期的历史气息,团队成员李晓霜表示:“本次参观,我感觉触摸到随州文化根源,增强了文化自信,激励了奋斗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