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欣)为了深入了解彭家寨土家族文化传承工作,更有效地推动土家族文化宣扬与传承活动的进行,7月11日,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彭家寨旅游景区负责人沈秀荣的带领下参观了武陵干欄:亚洲木构建筑的文化结晶与样本遗存展览馆。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实践队参观图
武陵干欄展览馆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宣恩县人民政府、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研究“亚洲干栏木构”的价值,彰显亚洲建筑遗产价值与保护路径。建筑学泰斗张良皋教授生前直言:保护彭家寨的意义,不亚于保护布达拉宫。

武陵干欄展览馆外景图
在宣讲过程中,沈老师就吊脚楼的几个重要构成部分进行了讲解。在吊脚楼构造中起支撑作用的形似背过来的镰刀的刀背梁,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具当地传承代表性的活态文化遗产的西兰卡普,做装饰用途的象征着是大户人家的角檐,用于晾晒、存放粮食的粮仓,极具土家族特色的火塘等。
其中,“火塘文化”主题展区吸引了实践队成员的目光。“火塘”是武陵干欄木构建筑承载的筵席古制与生活文化,其作为一种鲜明的文化特征元素,是土家族居民建筑中的核心要素、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空间。展厅陈设复原了火塘石构与架空木地板的生活展开面,周围空间中的器物摆放与上方悬挂的烟熏腊肉,勾起人们对于土家族人围坐在火塘边、身心相依的生活场景之浮想。沈老师说到:“因为吊脚楼是干栏木构建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防火工作,像我们会在烟熏腊肉的下方会放置一块铁板就是防止腊肉会直接掉落到火塘中引发火

“火塘文化”主题展区
武汉科技大学实践队成员王锐曾在恩施利川有过一年的支教经历,对吊脚楼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此次考察武陵干欄展览馆的活动有更深刻的体会。结束考察后,他总结道:“此次对武陵干欄展览馆进行学习考察,我们不仅对彭家寨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及更清晰的规划,推动了我们对彭家寨文化传承宣讲工作的进程,更意识到这是对恩施文化的传承。我们将继续推动彭家寨文化传承宣讲工作,并坚定决心保护和传承彭家寨的文物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