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活动
    支部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城建学院:朝露映摊位 烟火漫杨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21:22 发布者:城建学院 浏览次数:

    (漆雪华 陈言恒)7月7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赴杨寨镇“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广水市杨寨镇集贸市场。当城市街巷还在夜色中沉睡,这里的早市已在凌晨五点微光里悄然苏醒,以最质朴的烟火气,勾勒杨寨人专属生活图景。

    天还未亮透,摊主们便陆续抵达。菜农从自家菜地里刚摘的蔬菜,带着新鲜泥土,还沾着前一晚的雨露,被整齐码放在摊位;水产摊主一桶桶运来活蹦乱跳的鱼虾,为早市添上灵动生机;早餐摊支起炉灶,腾腾热气裹着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六点过后,早市迎来人流高峰。附近村民挎着竹篮,上班族骑着电动车,就连不少老人也慢悠悠踱步而来。“老张,你这黄瓜咋卖?”“给我称二斤鲫鱼,要新鲜的!”此起彼伏的吆喝与询价声中,藏着杨寨人熟稔的日常。摊位上,新鲜的果蔬、刚出炉的早点、手工打造的竹编器具琳琅满目,既有满足一日三餐的烟火食材,也有带着乡土温度的手作物件。

    在早市深处,还藏着杨寨人的 “情感密码”。“姑娘,进来看看吃点啥。”经营了二十多年早餐店的李阿姨擦了擦额头的汗,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这些包子面条啊都是自己手工做的,吃起来筋道嘞!”李阿姨唠着早市这些年的变化,从最初简单的一个个小摊位到现在成规模的早市。让人暖心的是,李阿姨记得每一位老主顾的口味。王师傅的煎包多放辣椒,陈大爷的面条要煮得软烂些,张大叔的饺子喜欢吃干捞的。这份用心,让每个走进店里的老主顾都能吃上合心合意的餐食。

    从星夜未消到晨光初绽,杨寨镇早市在循环往复的日常中,承载着烟火,联结着人情,也默默记录着杨寨镇的变迁。这烟火蒸腾的早市,不仅是生活舞台,更是杨寨镇乡村振兴里接地气的活力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