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琦 汤雨晗)为了让支部成员了解中国非遗通草花,激发支部成员对非遗传承的热情,3月20日,我院测控2202团支部于11B411开展了以“非遗文化共了解,通草花开永绽放”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副团支书陈种金展示了几张菊花的图片并让支部成员分辨哪一个是真的,支部成员纷纷表示都是真的,然而答案确实全为假。“手艺人用剪刀将通草片剪成花瓣的形状,用球棒压出各种瓣型,然后将花瓣叶子粘贴在由纸浆包裹塑造的植物枝干上,犹如超级写实雕塑一样塑造模仿出真花的形态,经由着色后的成品通草花其乱真程度。”陈种金详细讲解道,并以此解答了支部成员的疑惑。
陈种金播放了一段视频,向支部成员展现通草花的制作过程,要经过漂白、切片、剪花、捏瓣、粘瓣等十六大工序,手法包括捏、捻、搓等,工艺及其复杂。
团支书余茜雯用PPT展示了许多通草花的图片及对应介绍,并讲述了90后女孩王蕴玉跟随戴春富老人学习制作通草花技艺,并带动大批年轻人传承的故事。“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青年人多去了解、学习,我觉得这个团日活动十分有意义。”支部成员甘婷感慨道。
经过一番讲解后,支部成员对通草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团支书余茜雯组织支部成员尝试制作通草花,经过一番努力,支部成员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项技术的不易。
“通草花源于自然,超越自然,它是中国历史上永不凋零的花。各种非遗技术展示的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提现。我们也应多多关注、了解非遗文化。”支部成员雷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