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率调研组赴苏州市社科联、苏州大学,围绕“十四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情况及“十五五”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思路开展工作调研。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省社科联办公室(秘书处)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市社科联主席顾万勇,我校校长张桥,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正彪,人文社科处及市社科联有关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实地考察我校传媒学院“未来媒体与国际传播力建设大数据实验室”(江苏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艺术学院“苏作技艺数智化技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学校在应对AI(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挑战下,以新型科研平台集群搭建,推动学科交叉、创新社科学科发展的经验做法。


座谈会上,张桥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给予苏大发展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始终秉持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善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奋发有为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苏大社科联的建设实效。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优势,推动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苏州市携手并进,孕育出一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站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节点,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交流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科学谋划工作方向,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顾万勇汇报了苏州市“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情况。他指出,苏州市发挥思想引领,筑牢社科事业发展根基,在高端化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平台、体系化构建智库发展格局、标准化建优社科普及基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突出的瓶颈问题。接下来,苏州市将系统推进高能级社科载体建设工程、社科自主研究创新工程、社科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社会成果转移转化工程、数字社科打造工程、全民社科素养提升工程、社科协作联动拓展工程、社科人才培养基础工程等八大工程,为全市社会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贡献力量。

张正彪作苏州大学“十四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情况汇报。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文经济学等重大研究领域创先争优,承担国家级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新型高水平科研平台集群逐渐形成,原创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正向耦合效应显著,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面向“十五五”发展新阶段,学校将进一步瞄准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强化顶层谋划、项目牵引、要素集聚、成果培育、智库建设,强化“联”的意识,完善“联”的机制,发挥“联”的作用,以社科联工作推动学校大社科、大文化工作。

会上,专家代表就人文经济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座谈和交流。

曲福田充分肯定苏州市社科联和苏州大学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十五五”期间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聚焦如何有效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如何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科学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和挑战等三个维度,围绕推动科学思想地方实践学术化、社科事业守正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法规落地等方面,团结全省社科工作者共同促进“十五五”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省社科联也将在苏州社科学术研究、平台打造、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社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苏州社科工作继续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

(摘自苏州大学,https://www.suda.edu.cn/suda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