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上午,我校团委青年团干围绕“悦学习·跃青春”主题在黄家湖校区青春驿站307会议室开展了第四十一期“沁湖青年学习荟”系列学习活动。学习荟由大学生美育教育中心专职教师韩序领学,学院团干代表法经学院团委书记王宇、学生代表社团管理部副主席周钰涵和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丁晶参加本次学习。全体成员一同专题学习《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的《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内容。
韩序在领学中表示:文章主要强调了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共青团和各级团组织应如何肩负起使命任务。文章指出,共青团的工作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要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要全面加强共青团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从严治理,把严的要求体现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
王宇表示:青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为团干应引导青年全面成长成才;作风建设需常态化长效化,是团组织工作的内在追求,应将严实作风贯穿于服务青年全过程。面向未来,法经学院团委将强化政治引领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优化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规范高效,拓展实践平台助力青年担当,加强品牌打造提升学院团委影响力与凝聚力。时刻牢记总书记对青年的关怀期待,脚踏实地团结引领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绽放光彩。
周钰涵表示: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身为社管负责人需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定红色信仰,每月开展团日活动把握社团思想,将“矢志不渝跟党走”作为立身之本;二是加强社团监管,作风建设常抓不懈,规范活动流程,搭建社团与各方沟通桥梁,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有序开展;三是厚植社联情怀,践行服务宗旨,直面问题并针对性解答,做到心系情系社团。
丁晶分享道:在团日活动的工作中,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融入活动主题,引导各团支部深入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意义,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与责任感。同时在特色团组织生活竞赛和团支书演讲比赛中,要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着重强调激励青年挺膺担当这一主题,鼓励各团支部以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形式,展现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担当精神。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黄海骥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初心使命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在教育一线挥洒汗水、贡献力量。
校团委副书记向方新在总结中强调,高校共青团工作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维度”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以党性淬炼为本,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高校共青团要将思想引领作为核心使命,把党性教育融入青年成长全过程。通过主题团日、红色实践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在思想洗礼中坚定政治方向,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始终保持政治忠诚的鲜明底色;二是以实践育人为径,锻造青年担当精神。要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三下乡”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实践项目,让青年在基层一线磨砺意志、锤炼本领;三是以组织革新为要,完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要以深化共青团改革为契机,着力构建覆盖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全领域的服务体系,通过“我为同学办实事”等活动,切实解决青年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青年的强大动能,让共青团真正成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贴心人;四是以文化浸润为魂,凝聚青年价值共识。要紧扣青年特点和时代脉搏,打造富有青年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作风建设文化产品。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学生社团、新媒体平台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引导青年在文化浸润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