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君 梅海兵)1996年,国家1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我校当年就启动赴湖北通山大畈镇的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三下乡”活动开展了20年,我校“三下乡”活动也延续了20年。
20年来,我校社会实践常做常新、效果显著。“三下乡”如暖流般淌过农村的广阔田野,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村村寨寨……持续不断的热潮温暖了千万农民的心窝。
2010年9月,时任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同志对我校“三下乡”活动作出批示:“勇于实践,深入调研,成果丰硕,可喜可贺!”
2014年8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对我校“三下乡”活动作出批示:“非常钦佩同学们对社会责任的这种担当精神。我相信,这一课也将对同学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产生奠基式的深远影响!”
2015年8月,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同志作出批示,称赞我校“三下乡”活动“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行、与梦想同行的精神风貌,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敬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永葆青春风采,关心关注三农,为湖北农业强省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继承传统 服务三农
百余年的办学历程,铸就了我校的“崇实”办学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在全国较早开展基层意识教育,深入农村开展社会实践,为“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983年校团委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教工赴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去就是33年。上世纪80年代,校团委把团校和夏令营设在农村,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党团知识培训,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987年,校团委组织学生徒步19天,到湖南韶山参观考察,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1996年,校团委组织学生骨干徒步鄂东冶金走廊,步行到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开启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历程。
20年来,我校社会实践基地由一个增长到50余个;队伍由一支发展到每年250余支;参与学生由十几人发展到每年万余人。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校团委协同推进、齐抓共管。从出征仪式、课题立项到活动开展,从公开答辩、论文评审到总结表彰,各个环节更加规范,一大批集体和个人受到全国、全省表彰。
近年来,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深化改革体验、科技支农、关爱留守儿童、文化宣传、爱心医疗、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广大青年学生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为了农民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我校“三下乡”志愿者植身沃土,不辞辛劳。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社会实践活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蓬勃发展。同学们把论文写在山沟里、写在大地上,把“三下乡”活动同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改进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谱写了一首首骄人的青春赞歌。
扶贫攻坚 助力三农
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医、送药、送科技……“三下乡”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广袤农村大地。在活动过程中,“三下乡”志愿者们切身感受着广大农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科学生产方式的渴求与期盼,同时也感觉到,大学生在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完全可以发挥自身智力优势,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作出积极贡献。
校团委在武汉市新洲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暑期派出80余名大学生骨干依托农村街镇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开展亲情关怀、课业辅导、文体艺术、科普教育等多项关爱活动,每年受益的小学生1200余人。
城建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通山县优秀历史村落建筑遗址考察,从历史建筑的现状、保护、发展、生态旅游、村落民居规划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并为当地村落制定了发展规划方案。
仙桃市是我校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省级示范点建设的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者通过实地观察、入户访谈、集中座谈、撰写社情民意报告、研究解决企业、社区实际需求等办法,将法律知识传授到村民家门口。
机械学院大学生制作大量科技模型,在孝感市安陆市巡店镇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当地农民和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倡导科技兴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实践团队还结合机械学院专业特色。
医学院大学生深入蕲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及农村一线开展新农合调研、义诊,对新农合出台的惠民便民利民的新政策进行广泛宣讲,有效地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带动农民群众积极参合。
帮扶弱势群体、甘当环保使者、开展公益宣传……通过服务三农的一次次走访、一场场访谈,同学们围绕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以自己的爱心和才智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在助力三农过程中收获自己的人生价值。
追踪焦点 建言三农
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深入了解社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同时,志愿者结合专业知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调研报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校团委以“特色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为立项课题,组织大学生深入保康县开展调研,围绕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市场风险的规避、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问题、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开发、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农村养老机制、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型农业建设等问题写出了11篇调研论文,文集赠送给当地党委、政府后,受到了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计算机学院围绕湖北省委、省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了《关于“三万”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报告和研究论文13篇,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
资环学院学生在荆门市掇刀区开展“阳光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撰写了《关于荆门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阳光家园’”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等论文12篇,为当地深化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材冶学院赴湖北通山开展乡镇调研,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历史文化变迁,对未来乡镇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信息学院志愿者深入通城经济开发区,了解最新电子科技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知识、企业文化和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对当地企业脱困提出了对策。
宜都市红春民俗文化村是已经转型的新农村。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对宜都大溪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沿路考察,同时也走访当地村民,顺利完成宜都市大溪户外运动游憩区旅游开发研究的调研任务。
艺术学院紧密结合专业赴湖北老河口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艺术工作室、农家书屋,和基层干部群众交流,为当地艺术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多年跟踪调研残疾人生存状况,为残疾弱势群体积极融入社会,发挥自身价值提供关爱与帮助。
汽车学院组织志愿者奔赴十堰市竹溪县开展“寻访美丽竹溪 共享生态文明”调研,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把脉,提出自己对当地生态保护的思路和见解。
坚持不懈 情系三农
“三下乡”的队伍走到哪里,老百姓就跟到哪里――许多“三下乡”志愿者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农民群众期待的神情令人感动,也促使了“三下乡”向常下乡的转变。坚持一个“常”字,需要一套机制来保证。
校团委把促进“三下乡”活动常下乡作为课题研究,并且找到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阵地化的新路子: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实现活动内容的项目化;志愿者和团队确定相对固定的实践活动基地,实现活动的阵地化。
化工学院“种太阳”项目自2006年起关注留守在黄石市阳新县大王中学的儿童,大学生通过收集矿泉水瓶、废旧书本等途径筹集资金资助留守贫困儿童,坚持了整整十年,赢得了留守儿童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十年来,他们捡了几十万个瓶子,并在全校募集衣物、图书、废旧报纸进行义卖。他们先后在大王中学设立了“种太阳”助学金、奖学金,并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他们资助的学生中,已有7人考上大学。
从2011年起,理学院发起“微尘行动”,至今已坚持五年,多次受到团省委表彰。他们帮助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开展就业咨询、指导、培训和择业介绍等服务;他们走进老年群体、福利院,开展“帮孤助残献爱心”、“伸出友爱之手,扶残共度人生”系列活动;他们帮扶留守儿童,深入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文法学院坚持到宜昌市秭归县梅家河镇开展支教,让当地留守儿童接受专业的舞蹈、音乐、美术、体育、手工和礼仪等全教育,提升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养。支教活动一去就是三年,每年支教时间都不低于一个月,支教团的事迹被当地电视台跟踪报道。三年来,20多家网络媒体报道新闻156篇。
国际学院多年来坚持赴革命老区开展寻访调研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为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做贡献。
职业技术学院扎根罗田县九资河镇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把对三农深厚的感情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具体行动。
20年来,如火如荼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服务了农业、支持了农村、帮扶了农民,同时也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20年来,大学生们以各种方式投身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大课堂的检验,进一步了解国情、民生,提升了“知行合一”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为社会奉献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