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全校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组织交流和文化引领,优化志愿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全校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团委决定举办2025年武汉科技大学第八届公益项目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主题
共筑志愿之梦,同谱公益新篇
二、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三、赛事内容
本届大赛分为实践组和初创组。项目类别包含社会治理服务类、成长关爱服务类、环境保护服务类、乡村振兴服务类、校园建设服务类、其他领域服务类。
实践组:持续开展一年以上,团队成员稳定,资源配置合理,受益人群众多广泛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以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为单位报名参加)
初创组:开展时间未满一年或尚未开展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要求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范围,贴近实际,具有创意,服务对象合理,项目资金预算合理,具有可落地性和可持续性。(个人或自行组队)
四、大赛流程
(一)项目申报(2024年3月26日-4月14日)
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应积极组织项目申报,申报的个人或团队应按项目申报书填写要求(附件1)完成项目书的撰写,并于4月14日20:00前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汇总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于4月14日16:00前提交至黄家湖校区北苑食堂三楼青春驿站校团委318办公室。请严格按照格式模版和命名要求填写,否则可能被视为无效申报书。
(二)书面评审(2024年4中旬)
校团委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评分细则(附件3和附件4)进行书面评审,依据成绩高低,实践组和初创组分别评选前5项入围现场答辩环节。决赛入围名单将在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公示。
(三)现场答辩(2024年4月下旬)
决赛采取PPT宣讲及答辩的形式,其中PPT汇报时间5分钟,评委提问时间3分钟。评委综合项目展示情况与答辩情况,参照评分细则(附件3和附件4)对各项目评审打分,依据分数高低排序,最终遴选决赛获奖项目
五、激励保障
(一)奖项激励。实践组和初创组各设立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获奖团队可获得校级荣誉证书,项目所属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将在本年度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评优中获得附加分。
(二)团队支持。学校团委将持续关注获奖团队项目,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和指导意见,并推荐获奖团队申报参加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只接受以院校级组织为单元、经“志愿汇”平台认证的项目。)
六、其他事项
1.为促进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交流,提升全校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鼓励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报名参赛;
2.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按照赛程安排发布大赛通知,严格按照相关流程筛选申报书,不得私自商定上交材料;
3.凡在赛事中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或有违法违纪、不当行为等问题,经查证属实的,取消项目及其团队成员的参赛资格;
4.赛事评审结束后,对获奖单位进行公布,并保留5个工作日的投诉和申诉期。
联系人:张鸿彬027-68893201 谭琼15223797014
邮 箱:wustzongdui@163.com
附 件:1.项目申报书填写要求
2.项目申报书格式模板
3.第八届公益项目大赛实践组评分细则
4.第八届公益项目大赛初创组评分细则
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1
项目申报书填写要求
一、投身校园公益、社会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或有创意、有想法的青年学生策划的志愿活动项目(活动须具有可落地性、可持续性,具有创新点);
二、本次公益项目大赛分为以学生个人自由组团为参赛单位的初创组(项目未实施)和以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为参赛单位的实践组(项目已实施)。初创组要求参赛成员人数为3-5人,实践组要求以组织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项目最终只能通过一个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推送参加比赛;
三、按照公益项目大赛申报书要求填写,若需增添说明,可在申报书后自行添加,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
四、电子版格式要求字体为宋体、五号字,文件为Word文档,若发送其他类型文件视为无效申报书;
五、若有其他补充材料,请与公益项目大赛申报书压缩为一个压缩包上交至指定邮箱;
六、参赛团队须在大赛申报书中填写“申报组织名称”(初创组填申报小组名称,实践组填组织全称)及负责人信息(姓名、学号、电话),不填写者视为无效申报书;
七、初创组申报书请以“项目简称+初创组”命名,实践组申报书请以“项目简称+实践组”命名,两者打包成一个压缩包(压缩包名称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简称+第八届公益项目大赛);
八、申报书封面无“附件2”,申报书内灰色字体需删除后再填写,表格文字需要上下左右居中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