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艺术学院:AI赋能城市设计 论坛汇智成大践行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8:16 发布者: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

    (聂思懿 石晓妍)6月30日上午9:00,“CityWalk2025——人工智能与城市”论坛于成都大学顺利开幕。艺术学院副教授许洪超率硕士研究生聂思懿、胡佳怡、陈珂迪等受韩国国民大学和成都大学邀请参与此次论坛。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关联,汇聚中外多校专家,搭建起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

    论坛上,清华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郑址洪教授聚焦AI工具链驱动适老化设计创新,从用户共情、数据洞察、产品设计、产品评估等多个场景入手进行讲解,通过使用LLM、AGIC等AI工具,探索如何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为老年人进行设计研究。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代钰洪教授通过成都“四大名旦”之一的银花丝作为AIGC赋能设计的引入点,抛出“AIGC是传统工艺的‘破壁者’还是‘稀释剂’?”的思考。他指出,AIGC虽能快速生成设计方案、拓宽传播维度,但传统工艺的“手作温度”与文化传承的逻辑、技术与传统的平衡仍需讨论与实践。

    随后,国民大学郑镇列教授和李惠敏教授,弘益大学安晟熹教授,青岛科技大学杨建华教授等,依次围绕人工智能与城市主题,从不同研究视角分享前沿观点与研究成果,为城市在规划、设计等维度融入人工智能提供新思路。论坛闭幕后,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聂思懿等学员奔赴都江堰市,开启“人工智能与城市”实地实践。

    学生陈珂迪则分享了切身感悟:“此前总困惑‘AI工具如何服务人文需求’,郑址洪教授对老年群体的全流程设计案例,让我明白技术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能精准捕捉‘银发族’情感需求的桥。”

    据悉,此次论坛以“学术分享+实践落地”为脉络,打通了“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城市应用”的闭环,为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发展凝聚智慧,助力探索更具科技活力与创新潜力的城市发展路径,也为校际学术合作与人才培养搭建了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