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机械学院:方言碰撞绽异彩 南北交流展风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14:38 发布者:机械学院 浏览次数:

    (黎玮 刘云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日,机械学院“卓越匠心,青春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黄山头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杜秉朔主持,全体实践成员共同参与。实践队成员们不仅在实践活动里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还因一句方言碰撞出了一场关于南北方言差异的有趣探讨。

    当日,实践队在帮助当地进行环境整治工作时,一位当地阿姨看到队员们忙碌的身影,主动上前用方言说道:“垃圾我来弄。”这句方言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来自东北的杜秉朔提问道:“阿姨说的这句话,和我们东北话差别可真大,大家的家乡话都是怎么表达的呀?” 这一话题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展开了一场关于南北方言差异的讨论。

    晚餐餐桌上,文化差异再次显现。来自东北的杜秉朔和任哲宁看着餐桌上的茭白,表示在东北从未见过这种食材。来自湖北襄阳的姜乐怡则认为茭白和竹笋是同一类,可来自湖北武汉的黎玮立刻反驳,用武汉方言说道:“这是‘篙笆’,和竹笋可不是一种菜。”大家表示通过这次对话,从而对南北方食材认知和方言表达的差异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日常用品的叫法上南北方亦有差异。谈到衣架时,杜秉朔和任哲宁提到,在东北,三角形的衣架叫衣挂,而柱子状的挂衣服的物件才叫衣架。这一说法让南方的成员们大为惊讶,纷纷表示在他们的家乡,刚好相反,三角形的衣架叫衣架,而挂衣服的柱子才叫衣挂。这种差异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在交流中感受着南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尾声,杜秉朔总结道:“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信息,通过这次交流,大家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对中华大地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热爱。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希望各位也将带着这份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