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玮 刘云驰)为深入了解省级贫困村脱贫后的发展现状与挑战,7月3日上午,机械学院“卓越匠心,青春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黄山头镇永兴垸村,与村总支部书记余新南围绕产业发展、政策落实、防返贫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在产业发展探讨中,实践队员胡子桢询问当前产业结构,余书记介绍:“村里已形成‘粮蔬种植+特色养殖’双轮驱动模式,2800多亩虾稻连作、100多亩鲈鱼养殖与传统四大家鱼产业协同发展,三家家庭农场也在逐步完善产业链。”
针对大学生返乡政策落地情况,邬钰陇提问:“政策利好下,村里如何吸引青年人才?”余书记坦言,尽管各级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但因地理位置偏远、配套资源不足,返乡创业人数仍较少,亟需探索更具针对性的留人举措。
谈及防返贫监测机制,王佳怡了解到因病是致贫主因。余书记详细说明:“我们通过动态健康监测、医疗政策倾斜、产业分红增收、公益性岗位安置等‘组合拳’,筑牢防返贫底线,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
在惠民政策成效交流中,黎玮得知,家门口就业项目广受村民好评,但其他产业受市场波动和自然条件限制,发展面临瓶颈。余书记透露,乡村振兴规划已纳入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和旅游节筹办项目,计划依托河道管理局投资激活集体经济。
此外,余书记还介绍了村里人口结构、文化建设与养老规划:年轻人多外出务工,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三分之一;舞狮舞龙、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拟筹建老年幸福室,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村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绶带鸟等珍稀物种的出现便是有力证明。
“乡村振兴是场接力赛,既要守好脱贫成果,更要谋划长远发展。”余新南书记总结道,“未来,我们将以产业升级为引擎,以人才引育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底色,一步一个脚印,让永兴垸村焕发新活力,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