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机械学院:堤边螺警鸣危兆 足下青春筑护墙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6日 00:28 发布者:机械学院 浏览次数:

    (张德禹 胡搏雅)7月4日下午,机械学院 “卓越匠心,青春筑梦”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队在政府人员向靖臣带领下前往黄山头镇的徒步调研途中,堤坡下一排醒目的黄色警示牌引起队员注意,标牌上“有螺区域,严禁放牧”的黑体字,激发了队员们的思考。

    发现实践队员们的疑惑,向靖臣随即停下脚步,进行严肃讲解。这里的“螺”指的是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等高危寄生虫的唯一中间宿主。牲畜一旦在有螺区域放牧,蹄部皮肤接触含虫疫水就可能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整群牲畜寄生虫病暴发,死亡率高达60%以上。

    为加深队员认知,向靖臣讲述了前些年的典型案例:当年邻村有养殖户贪图堤下青草资源,在警示牌区域放牧20头牛,一个月后牛群陆续出现腹泻、消瘦症状,最终15头牛因血吸虫病继发肝硬化死亡。更危险的是,养殖户在清理病牛粪便时未做防护,自己也感染了急性血吸虫病,进医院治疗才脱离危险。

    向靖臣指着远处江滩的湿润区域补充道:“钉螺喜栖于水流缓慢的潮湿地带,尤其是雨季江水上涨时,螺体携带的尾蚴会随水扩散,人接触疫水10秒就可能被感染。”

    在讲解过程中,向靖臣反复强调防控要点:“看到这类警示牌,必须做到不放牧、不涉水、不接触滩涂植被。目前当地政府已建立‘查螺—灭螺—监测’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每年 4-5月采用氯硝柳胺药物灭螺,同时通过无人机航拍监测钉螺孳生地。”

    实践队队员聂佳文说道:“原本以为警示牌只是普通提醒,没想到背后藏着这么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实践队支农组组长姜乐怡表示,将把此次所学转化为科普素材,通过短视频、漫画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有螺区域防控要点,用青春力量守护乡村生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