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乐怡 刘云驰)7月5日上午,机械学院“卓越匠心,青春筑梦”实践团队在2024级辅导员席厚杰带领下,走进全国水利枢纽公安县闸口二站,在水利工程一线开展研学实践,感悟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力量与民生温度。
素有“百湖之县”之称的公安县,境内河网密布,14条河流穿境而过,星罗棋布的21个排水站与52个湖泊共同构筑起防洪减灾的坚实屏障。闸口二站作为其中的关键枢纽,承担着守护区域农田灌溉与群众安全的重任。
抵达闸口二站后,车间主任吴云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他结合工程建设历程,从选址规划到设备安装,讲述了这座水利工程如何在荆江之畔拔地而起。吴云特别强调,水利工程对技术精度要求极高,每个施工环节都需严格把控,“小到一颗螺丝的扭矩,大到机组的整体调试,都关乎工程百年大计”。在设备区,吴云现场展示了站内核心机组,介绍了通过励磁变压器柜实现的交直流转换技术,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机械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精妙应用。
走进智能中控室,负责人吴友权轻点触控屏,实时跳动的数据、动态更新的三维模型即刻呈现。“现在的水利工程已全面迈向智能化。”吴友权向成员们演示,通过遍布各处的传感器,系统能实时监测水位、流量、设备温度等关键指标,一旦出现异常,便会自动预警并启动应急方案。他还结合电路图,深入浅出地解析自动化控制流程,从数据采集到指令执行,生动展现水利“智慧大脑”的科技效能。
实践过程中,成员们积极提问,与技术人员围绕设备优化、日常运维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实践队成员聂佳文感叹:“以前觉得水利工程离自己很远,这次实地研学才发现,每一滴水的精准调度背后,都是无数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更是守护民生的坚实屏障。”
活动最后,席厚杰表示:“此次活动是机械学院深化“实践育人”的缩影。通过将课堂延伸至工程一线,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引导青年学子感悟工匠精神,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实践平台,助力青年学子在现代化建设中书写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