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鑫 徐红婵)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青年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知,7月7日,电子信息学院“芯火燎原”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襄阳市峪山镇星火村革命教育展览馆,开展沉浸式红色学习实践活动,回溯革命岁月。
星火村,原名大月儿冲,因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改称星火大队。1930年6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鄂北第五总队在黄龙垱山庙整编,正式成立红九军第26师。部队整编会议结束后,于6月27日进驻大月儿冲(今星火村),师部、枪炮厂、后方医院、列宁小学、苏维埃儿童团等在此相继建立,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
在展览馆内,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红九军第26师的光辉历程。一段段史料、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串联起红九军第26师在峪山镇星火村及周边地区战斗、建设的峥嵘岁月。军事博物展馆中,1928-1932年间红军作战用的大刀、长矛、枪械等武器实物,搭配展板、投影与微场景,生动还原战斗的困难和红军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精神。实践团成员刘阳子孑感慨道:“展馆里的每一段历史都在诉说,正是无数人怀揣着对民族解放的信念,才让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这种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在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成员们还在“峪山镇149名革命英烈”墙前驻足,铭记先烈奉献。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不时与讲解员交流,详细询问历史细节,并通过展馆内的多媒体互动装置,沉浸式体验革命时期的艰苦环境。实践团成员周俊表示:“这些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据悉,此次参观学习是电子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带队老师胡黄兴表示,希望通过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让青年学生在实地学习中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识,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新时代的建设中。后续,实践团还将围绕星火村的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开展调研,为当地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贡献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