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阳)为加强素质化教育,将科普知识带入社区,7月9日,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芯途”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吴孟阳、李欣阳,携手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刘怡、刘黎晨,前往三弓路社区爱心托管班,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神奇的海洋现象”科普课。
课堂上,刘黎晨担任主讲人,借助PPT展示的图片与案例,系统讲解了海中断崖、海泡沫、赤潮等七种海洋现象。她通过展示夜光虫发光的动态图片,揭秘“蓝眼泪”背后海洋生物与污染的关联;在讲解大西洋与太平洋海水不相容现象时,用盐度差异的实验对比图,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水体分层原理。
在讲解海洋污染现象时,刘李晨提问为什么海水会变红的问题,吴致远小学生举手回答:“海水变红是因为一些藻类生物在海水里生长形成的。”随后,刘黎晨展示了海水被染成红色、黄色的实景图片,介绍赤潮是因赤潮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其体内的红色色素使海水变色。同时,她介绍了种植海草、减少排污、喷洒复合改性粘土等防治方法,引导孩子们思考保护海洋的具体行动。
讲解结束后,课堂进入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分发彩色黏土,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动手捏制自己心中的海洋生物。李欣阳在课程结束后总结道:“这次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更加明白,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探索科学、保护海洋的种子。”
据悉,“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后续还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实践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儿童带来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助力孩子们拓宽视野,茁壮成长,为社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