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机械学院:童心向苍穹 筑梦航天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23:16 发布者:机械学院 浏览次数:

    (姜乐怡 刘云驰)7月14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匠心,青春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支教组5名成员在组长杜秉朔带领下,走进黄山头镇马鞍山村向日葵亲子小屋。实践队成员沈肖月主讲的航天科普课程以沉浸式体验教学,为乡村儿童开启探秘宇宙的窗口。

    课程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缩比模型的亮相中拉开序幕。沈肖月手持箭体简单模型,逐层解构大国重器的科技密码:“这枚托举天宫空间站的‘擎天柱’,靠四个助推器突破地心引力。银白色隔温涂层可抵御发射时的三千度烈焰,整流罩分离机构实现毫秒级精准解锁。”当模型传递到孩子们手中。实体教具的直观呈现,将航天工程的系统思维深植童稚心田。

    在知识延伸环节,沈肖月播放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纪实影像,讲述中国航天三十年磨剑的故事:“从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月球到四亿公里远的火星,每个脚印都烙印着十万航天人的深夜灯火。”教学现场随即上演实践课高潮——孩子们分组制作的水火箭在欢呼声中腾空而起,牛顿第三定律化作划过晴空的白练。向日葵亲子小屋负责人孙晓培现场见证课程实效:“航天工程师跃居孩子们梦想职业首位,这场科普真正拓宽了乡村教育的星空维度。”授课团队同步捐赠火箭模型与实验器材,建立“星火科普角”,为后续常态教学提供载体支撑。

    活动结束后,杜秉朔总结指出:“当孩子们指尖触碰火箭整流罩的瞬间,大国工匠的种子已随航天精神生根发芽。活动精准对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中对乡村科普的部署要求,展现高校实践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一具火箭模型、一堂星空课程,不仅联通了黄土地与浩瀚宇宙的梦想通途,更在稚嫩心田点燃了科技报国的永恒火种——这簇不灭星火,终将照亮中国智造的未来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