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机械学院:心理教学入童心 实践育人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23:18 发布者:机械学院 浏览次数:

    (姜乐怡 刘云驰)7月15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匠心,青春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5名支教组成员,在组长杜秉朔带领下,赴荆州市公安县黄山头镇马鞍山村亲子小屋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任哲宁结合自身在团学心理部的工作经历,为当地20余名留守儿童开设了一场针对性强、互动性高的心理教育实践课程。

    为贴合留守儿童的认知特点,课程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任哲宁通过精心设计的“情绪卡片识别”环节,引导孩子们从卡通图案中辨认“开心”“生气”“难过”等基础情绪,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身感受。在“压力情景模拟”互动中,队员们设置“与同学发生矛盾”“思念在外打工的父母”等贴近乡村儿童生活的场景,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应对方法,在实践中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课程创新性融入“生活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心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生活场景:针对部分孩子提到的“考试紧张”问题,任哲宁现场示范“小拇指搓揉放松法”,通过按压指节穴位缓解焦虑;讲解“孤独感调节”时,结合农村生活特点,建议孩子们通过喂养小动物、种植花草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这些实用技巧让原本枯燥的心理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课堂上不时响起孩子们的笑声。

    据马鞍山村村支书介绍,该村现有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35%,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问题,而村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几乎为空白。此次实践团队带来的互动式心理课程,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更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会了认识自我、表达情绪的基本方法。

    杜秉朔表示,团队创新采用“专业+实践”模式,将机械学科培养的逻辑思维与心理教育的互动设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这种尝试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教学设计与沟通能力,也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