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艺术学院:面具科普得知识 色彩实践添兴趣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3日 00: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王梦思 刘苏彬霓)7月12日,肖港镇路西小学的教室内,孩子们或举着手上的彩绘面具,或直接佩戴上自己的作品,大方地向镜头比“耶”,这是“美”画乡村,“美”育未来——“公益画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孩子们带来的面具科普课程的成果展示环节。

    红蓝拼色的蝴蝶面具、灰白色调的“黑天鹅”面具、红橙配色的狐狸面具……学生们的上色手法虽不熟练,但在团队成员的一对一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位学生选取了圆弧型的半脸面具,以红色的水彩打底,天马行空地将鼻梁处涂成蓝色方块状,引得团队成员捧腹,留下不少纪念照。团队成员刘砚臣赞叹孩子们的创作思路独特,让他们倍感惊喜。

    在正式授课前,主讲老师陈韵爽先询问孩子们对面具的了解和看法。她了解到,不少孩子只在电视中看到过“川剧变脸”,并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面具。“面具是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称为傩文化。”陈韵爽从面具的结构、造型、功用、质地这四个方面为大家讲解。

    陈韵爽表示,自己不愿意看到面具文化没落,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她希望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中国的面具文化,在提高学生们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我很喜欢小爽老师的课,不仅让我了解到更多种类的面具,还让我制作出漂亮的、独一无二的面具。”学生肖灿感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