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清明在校家乡远 蒿叶粑粑解乡思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6日 00: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丁虹 丘康锋)4月5日,正值清明时节,按照习俗,许多同学本应回乡祭祖,但因新冠疫情形势严峻,许多同学选择留校过清明,线上扫墓祭祖,不能返家成为了他们的遗憾。面对难以抑制的乡思,翻译2001班阳洁静动手做了“蒿叶粑粑”来一解乡愁。

    “蒿叶粑粑”又称“青团”“清明饼”等,是以米为主要原料加入蒿叶制作的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小吃。在我国南方地区,清明节吃蒿叶粑粑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风俗,但在学校里吃上有“家乡味”的蒿叶粑粑可谓困难,不少同学都念着那一口家乡味道,阳洁静就是其中一员。

    清明节放假第一天早上,阳洁静在做班级活动时发现了她在樱花节逛校园时偶然发现的一片蒿叶还在原处,正逢清明节,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也想着家乡味道,于是她在活动结束后采了一把蒿叶回去,打算自己做做蒿叶粑粑。除了采蒿叶,阳洁静还在平台上购买了糖和糯米粉两样原材料。

    清明节当天,阳洁静的两位南方室友听说她要做蒿叶粑粑时兴奋不已,纷纷出手帮忙。阳洁静曾帮助家里长辈一起制作过蒿叶粑粑,经验十分丰富。她将蒿叶掐成小段洗净,用开水将其烫熟,过凉水冷却晾干再将其切碎,放到准备好的糯米粉里,加糖和面,蒿叶面团就做好了。

    但怎样把蒿叶面团做熟呢?阳洁静找来了食堂阿姨帮忙,她将面团带去食堂,在食堂阿姨的帮助下,倒油煎制,最终做出了美味的食物。阳洁静把蒿叶粑粑分享给了周围的同学,收到了不少夸赞。“我有一位室友是北方人,她之前没有见过蒿叶,也没吃过蒿叶粑粑,刚开始她觉得路边长得野草不能吃,一直不肯尝一尝。”阳洁静说,她将自己母亲在家中采蒿叶、做粑粑的视频给北方室友看,室友这才放心下来,尝了之后更是直夸好吃。

    一道鲜绿的蒿叶粑粑,不仅缓解了同学们的乡愁,还传承了传统习俗。“听到周围同学夸赞我做的美食,我觉得很开心,不仅如此,让来自其他省份的同学了解我家乡的民俗风情,更让我感到无比快乐。”阳洁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