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江涛)3月24日,城建学院土木类2402团支部于11B104成功开展“心灵相约,健康同行”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创新形式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增强组织凝聚力。本次活动聚焦青年心理健康需求,构建“认知提升-实践体验-互助成长”的立体化教育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活动由团支部书记叶子恒主持,活动以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心灵图鉴》拉开序幕,通过可视化数据展示当代青年常见的心理压力源,引导支部成员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认知。随后心理健康中心的黄荡老师开展专题辅导,运用“案例解析+情景模拟”教学法,系统阐释情绪管理的ABC理论、人际交往的PAC模式等专业工具,特别针对学业压力、社交焦虑等现实问题提出“三阶调适法”。
在特色实践环节,“心灵盲盒”活动突破传统模式,采用OH卡心理投射技术,通过随机抽取的意象卡片引导成员进行潜意识表达。在专业督导下,成员们通过“卡片叙事-情感共鸣-正向重构”的完整流程,实现深层次自我探索。创新设计的“压力转化工作坊”融入艺术治疗理念,成员们通过绘制情绪曼陀罗、构建压力雕塑等艺术表达,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压力分解技术”,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可操作的改善计划。
活动特别设置“心灵契约”环节,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心理健康互助公约》,建立包括日常关怀、危机预警、资源对接在内的三级支持体系。支部同步启动“21天积极心理养成计划”,通过每日微行动打卡、每周成长分享会等形式巩固活动成效。团员黎江涛在活动后反馈:“专业化的辅导工具让我们掌握了可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系统化的互助机制更增强了集体归属感。”
土木类2402团支部此次团日活动实现三个创新突破:一是构建“理论认知、实践应用、机制保障”的闭环教育体系;二是引入OH卡、艺术治疗等专业心理技术;三是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互助机制。支部将持续深化“心灵成长工程”,通过建立心理气象员制度、搭建校院心理资源对接平台等措施,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基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青年全面发展筑牢心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