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豪)城建学院土木类2409团支部于3月24日在主楼13304开展“青春心向党,筑梦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通过“理论溯源-实践淬炼-使命践行”三阶教育模式深化思想引领。活动聚焦共青团成立百年历史纵深,结合专业特色设计多维教育载体,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担当。
活动以“共青团精神谱系”专题学习开篇,团支部书记乐朝阳运用历史时间轴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共青团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的奋斗坐标。通过五四运动原始影像资料、《中国青年》创刊号电子档案等珍贵史料,生动还原不同历史阶段青年群体的先锋作用。重点阐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等典型案例,结合“武汉长江大桥”“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中的青年力量,深化土木专业学生的使命认知。
在理论素养提升环节,创新设置“百年团史知识图谱”互动竞答模块。题目设计贯通《团章》核心要义、新时代青年工作论述、土木行业前沿动态三个维度,采用“必答+抢答”双机制强化学习成效。团员张哲在“青年工程师责任”情景辨析题中,结合专业伦理提出“安全筑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三维建设理念,展现出理论学习向专业认知的深度转化。
全体团员面向团旗庄严宣誓环节,特别设置“时空对话”教育情境。通过播放不同年代入团宣誓历史影像,构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场域。宣誓后开展“我的入团记忆”主题分享,支部成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围绕“新时代土木青年的责任坐标”展开讨论。
许凯老师在总结中提出“三个结合”行动要求:将团史学习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专业实践中淬炼工匠精神;将誓言践行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组建“筑梦工程”志愿服务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活动同步启动“青年工程师成长档案”建设项目,通过记录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创新成果等成长轨迹,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
本次团日活动实现三大提升:构建“历史-现实-未来”的立体化学习框架,创新“理论学习,专业认知,实践转化”的融合教育路径,形成“支部引领,个体践行,长效发展”的良性机制。土木类2409团支部将持续深化“思想引领工程”,通过建立团史学习角、开展重点工程实地研学、组织创新技术工作坊等举措,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