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于飞 赵贝 夏苇)他身处多彩而热闹的大学校园,却独自活在寂静的世界;他虽然失去了听的乐趣,却奋起与命运抗争。他就是我校化工学院大二学生赵金龙。今年3月,他还在校内创建了学校第一个“手语协会”,吸引100多名大学生加入。
阳光少年 初一时听力开始恶化
赵金龙出生于湖北荆门市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学习十分用功,在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初一时,他突患神经性耳聋症,听力急剧下降,最后连与人交流都存在困难。7年来,纸条和网络成了他与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在这之前,我是一个阳光活泼的男孩,可这之后,我一度比较封闭、内向,害怕与他人交流(怕被嘲笑,被捉弄,被误解)”,赵金龙在他的博客上写道。“后来,张海迪、海伦.凯勒的事迹启发了我,我决定要与命运抗争。”
每次上课,他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只能用眼睛一直盯着黑板或屏幕上的板书,这常常弄得他双眼发胀。但最令他感到无奈的,还是英语听力考试。由于听不见,听力卷的所有答案只能靠猜,但他的英语读写非常不错。靠着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和汗水,200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我校化工系录取。
别人能做到的 我也能
进大学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听力障碍而放弃学习。 在赵金龙寝室的书桌上,贴着两张“拼搏”、“勤学”的贴画。“学习是为了掌握方法,而不是机械性地接受”,赵金龙在纸上写下了他对学习的心得。
他每做一件事情,都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上,他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就发奋自学。课后更能毫无干扰地去学习。
这个瘦小的小伙子,从走进大学第一天起,几乎每天早晨不到七点就起床,有时一直忙到晚上12点。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一直很安静,很爱学习,各门功课每年都位居年级前列。
他笑称,自己对学习目标能有如此透彻的领悟,可能也是得益于身处安静环境,比其他同学更能静下心来思考。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上学期期末考试,有机化学他考了91分,全院第一名。去年12月份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他还以446分一次性通过。
关爱 撑起无声男孩的一片天
在学习和生活上,老师和同学都给了他许多帮助。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我感觉到很温暖,赵金龙说。
去年11月29日,《有机化学》作业本发下来的时候,赵金龙看到多处详细的红字修改,还有作业末尾夹着的一张小纸条:“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写在纸上夹在作业里,我会尽量帮你解答。” 原来,有机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情况,怕讲课很快,他跟不上。这让赵金龙很感动。
平时,班上的学生都对他很好,很耐心,也很乐意跟他聊天。班长潘康经常担当他的“代言人”,与陌生人交流,总是紧跟身边。去年,班上35名同学为他集体过生日。 元旦晚会,气氛很热闹。他也试着唱了一首歌,获得的掌声比其他任何人都响烈,尽管他听不见,他心里感觉到很温暖。
他想成立手语协会,班上的潘康和07级的李光春,还有05级的一各女生,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宣传、发传单、搬桌椅等,跑前跑后,不亦乐乎。学院的老师还帮助他联系省残联,寻求手语指导老师。
创立手语协会 无声世界依然活得很精彩
去年,赵金龙在网上看到北京联合大学的志愿者郝悦在北京各高校免费普及手语的报道,令他感到震撼。“手语不正是与人交流的一种新途径吗?”从去年9月起,他开始从网上下载并自学基本的52种手语。
3月20日,赵金龙成立的手语协会首次在武科大两个校区同时招新,当天便有100多名大学生前来报名。谈起成立手语协会的原因,他说,“大家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也要为大家做点事。
“手语,使健听者与听障者的交流成为可能。”他说,成立手语协会,就是要在所有人之间搭起一座爱心的桥。他将首先在会员中间教习手语,然后发动同学一起向社会宣传手语,组织大家走进聋哑学校等,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
据医生介绍,赵金龙的听力并未完全丧失,只要有助听器,他仍可以听见声音。但目前市场上一般的数字助听器要6000多元,好一点的更是高达两三万元。高昂的价格,是他这个校园里的农村孩子无法承受的。
“很想哭,在一片无人的草地上对着苍穹放声大哭,释放心中的一切块垒。”赵金龙在自己的QQ空间里这样描写他的内心感受。他说,如果听力恢复,他最想做的是和所有的朋友尽情地聊上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