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卢明:自古寒门出英杰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6日 00: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一头精神的短发,一脸灿烂的笑容,一身朴实但干净利落的衣着,这就是机工0305卢明――机械学院一个有名的“人物”:三个学期获得了五项奖学金,在班上担任班长、寝室长,参加院学生会的文学社。贫困家庭出身的他,在别人眼中永远都是乐观、自信和热情的。

    “不做最好,但做更好”,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进入大学后,尽管自己的基础知识很扎实,但放在第一位的学习他从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放松。有时学生会晚上开会开到九、十点钟,没有时间上自习,回寝室后他一定会把时间补回来,学习到快十二点了才睡觉。第二天早上七点照样起床,上课也很少见他打瞌睡,同学们都说他“精力超充沛”。凭着这股充沛的精力,从大一到大二上学期,他的平均成绩都在85分以上,获得了一次校级甲等奖学金,两次校级乙等奖学金,并获得04年国家一等奖学金和冶机77贫困助学金04年一等奖。

    大学是一个大熔炉,经过四年的锻炼,有人出来后可能会变成钢,有的人则可能依然是草。除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卢明对自己的要求。大一时参加学生会,在学院通讯社工作,和同学们一起写稿,一起将院报一张张发到各个寝室。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努力学习帮助并带动其他同学。同时也担任寝室长,小小的寝室被他整理得井井有条,每次卫生检查,他所在的寝室总会获得“优秀寝室的称号”,而学习氛围与其他寝室相比也最浓的。

    他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在学生会发报纸、贴海报等一些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总是抢着去做。作为班长的他,晚上一有空就到班上的各个寝室去“转悠”,和同学聊天,哪位同学思想上有负担或学习很吃力,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看到有人在寝室里玩游戏,没去上自习,他会善意地提醒:“在玩什么游戏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下次上课好象要交吧?”只要是认识的人,在路上碰到了,他总会热情地打招呼,学院里的老师、同学几乎都认识他,一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会说:“卢明啊,我认识,他跟我关系还挺不错呢”!

    在大家眼中,卢明是优秀的,学习刻苦,工作认真,生活充实。而在这些优秀的背后,又有谁知道他所肩负的沉重的生活压力呢?他来自安徽农村,父亲在他只有四、五岁的时候,不幸双目失明,基本上丧失了劳动力,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为了生存,体弱多病的母亲挑起了一家五口人生活的重担,农田里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为了供他上学,让这个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全校第一的兄弟有出息,哥哥读完小学,妹妹读完初中都离开家外出打工赚钱;为了能减免学费,失明的父亲带着年幼的他,到乡政府找领导说情,一等就是半天,却依然不见领导的影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刚上初中的他就学会了耕田梨地,和母亲一起在稻田插秧……

    要上大学了,高额的学费对这个贫困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一向坚强的母亲指着破旧的土墙屋,黯然地对他说:“家里要做房子,你哥哥要结婚,恐怕再也拿不出钱供你读书了,你该自己想办法了……”

    2003年九月,卢明带着自己暑假里从亲戚家东拼西凑借来的九千元钱走进大学,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伸手向家里要过钱,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成了他学费、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家庭贫困,他可以一餐只吃五毛钱的菜,可以不买新衣服、新鞋,可以把哥哥穿过的衣服接着再穿好几年,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而怨天尤人。相反,在他眼中,贫困更是一笔财富,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在申请国家奖学金时,和卢明一起竞争的人很多,其中不乏比他更优秀的人,因为他的乐于助人、善于交际、做事认真踏实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投票表决时,全票是32票,他获得了29票。冶机77贫困助学金基金会的负责人说,他们决定将助学金的一等奖发给卢明,主要是看重他在学习和工作上的能力,以及在贫困面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自古寒门出英杰”,但并不是每一个身出寒门的人都会成为英杰。只有在贫困面前保持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才会有所成有所就,正如卢明所说:“家庭的贫困只是一个客观的外在条件,生活主要靠自己创造,人生道路也要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