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海底隧道实现贯通,深中通道在伶仃洋上画出美丽弧线,历时7年多,这一国家重大工程从施工图变为实景。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东起深圳,西至中山,这是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城市布局中最重要的“一横”。
深中通道工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我国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听到这么多之最,固然欣慰,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建于1997"第一座跨海大桥"虎门大桥,和“通车流量”最大的南沙大桥以及18年建成的“国之蛟龙”港珠澳大桥,可为何在这大湾区有了如此多的桥梁工程,以及离港珠澳大桥38km,虎门大桥30km,为何还要耗资数百亿还要建一座桥梁呢?算不算重复建大桥?
从现状出发,改变了从粤西地区到粤东地区必经虎门大桥历史,减缓了车流量高达18.3万量,远超大桥承载力的交通压力,成为两小时车程缩短到半小时的便捷通道;从目的和意义出发,港珠澳大桥修建旨在促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关系,让香港和澳门更好溶于国家发展大局,而深中通道则促进深圳与中山融合发展,东区带动西区,以便均衡发展;从长远规划出发,从"硬联通"到“软联通”转变,深圳和中山共建的“未来科技城”,将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服务业等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
而这一超级工程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工程师的超级智慧。
东西两座填海造岛的人工岛屿,相比于港珠澳大桥有岸边支撑人工岛屿难度上升,被中国工程师克服;未有世界先例,缺乏海底隧道建设经验,而中国工程师创新提出“钢制外壳内部浇筑混凝土沉管”技术,克服海底低温高压、泥沙回流的复杂环境将6720米的8车道沉关特长隧道建成;以及中国工程师提出“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建成全球最大离岸悬索桥,可抗飓风……这怎么不体现中国工程师的伟大以及超级智慧,怎能不称为“超级英雄”呢?
深中通道的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祖国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的象征。它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实力和水平。在更多桥梁的建设中,我们相信祖国建设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中国科技也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调研部 刘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