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和平曙光初现加沙 重建之路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8日 09:26 发布者:唐雨悠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上旬,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在持续冲突后迎来转机,相关方达成并执行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于10月9日达成协议,随后在14日晚双方进行了被扣押人员遗体移交工作,同时以色列于15日重新开放加沙地带南部的拉法口岸,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这一系列动作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久违的和平希望,也为区域局势缓和创造了条件。


    此次停火协议的推进与国际社会的密集斡旋密不可分。10月9日,由法国倡议举办的中东问题部长级会议在巴黎召开,欧洲多国及中东国家外长共同聚焦加沙停火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议上强调,这是加沙在经历两年冲突痛苦后迎来的“关键性的一天”,并批评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加速建设定居点的行为违反国际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对此表示欢迎,并敦促把握这一“和平曙光”。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指出,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欧盟计划重新派遣拉法口岸边防特派团以协助协议实施。


    人道主义救援与初步重建工作已成为停火后的紧迫任务。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0月14日呼吁开放所有进入加沙地带的通道,以应对当地严重的饥荒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巴勒斯坦特别代表西利尔斯同日指出,加沙地带的破坏程度已达到约84%,加沙城等区域更是高达92%。初步评估显示,冲突造成的损失总额约700亿美元,仅未来三年的重建需求就达200亿美元。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已制定为期60天的紧急援助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则表示重建加沙医疗体系需耗资70亿美元,凸显了人道援助的严峻性与长期性。


    尽管和平初现,加沙的未来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停火协议的持久性有待观察,法国外长巴罗指出当前停火尚未实现持久和平,第一阶段协议仅是漫长道路的开端;另一方面,加沙重建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更需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古特雷斯秘书长强调,在打击毒品贩运等行动中必须遵守国际法,这为冲突后治理提供了原则性指导。此外,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建设等潜在矛盾若不能妥善解决,可能再次激化区域紧张,阻碍和平进程。


    加沙停火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为全球冲突地区提供了重要启示。从巴黎会议的多边协商,到联合国机构的协调救援,再到拉法口岸的物资通道开放,各方协作已成为化解危机、推动和平的关键力量。展望未来,加沙重建需在人道援助、基础设施恢复与长期经济发展间取得平衡,更需建立可持续的冲突解决机制。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真正筑牢和平根基,避免悲剧重演。(调研部 唐雨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