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科技焕工程 水利展成色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22:07 发布者:覃倩倩 浏览次数:

    从都江堰的千年润泽到南水北调的世纪通流,水利工程始终是中国发展的生命脉络。当科技的光芒照亮古老的水利版图,一批承载千年智慧的工程被注入创新动能,新时代中国水利正以“千年工程焕发青春”的姿态,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治水新篇。


    这五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接续完工同时不断完善水灾害防御体系,目前已达到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至今,我国水库类型、数量及高坝数量均居全球首位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覆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全领域需求。


    都江堰这座现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大型水利工程,历经了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沿用至今传统无坝引水技术与现代监测系统完美融合,让这座两千多年的水利奇迹始终保持精准调度能力,灌溉着千万亩良田。数字孪生和物联网大数据整合如同为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安装了“智慧大脑”。


    在京杭大运河,智能清淤船、数字化航标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航运效率,而且通过水质监测网络守护着运河生态作为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的运行管理全程闪耀科技光芒科技让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上持续突破。科技的介入,不是对传统水利智慧的替代,而是通过精准赋能实现了古为今用的跨越。


    中国水利的“含金量”,更体现在其多维度的价值辐射。从生态维度看,科技治水让绿水青山底色更浓;从经济维度看,现代化水利工程保障了农业增产、工业用水,更激活了水文旅融合等新经济业态从民生维度看,稳定的水资源供给让饮水更安全、灌溉更高效,亿万民众在水利发展中共享民生福祉。


    水利兴则天下安,科技强则水利兴。从千年古堰到智慧水利,中国水利的发展轨迹,是一部科技赋能传统工程、创新驱动行业升级的进化史。科技为水利治理提供“智慧方案”,推动水利事业转型升级。这背后,是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突破,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科技与水利的深度融合,中国水利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在科技与传统的交响中,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调研部 覃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