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鼓励全体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让“我志愿、我快乐”的志愿文化扎根在学子的心中。 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志愿服务意识 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内外掀起学雷锋、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一是开展集体教育宣讲,以雷锋精神感染学生。组织学生观看主旋律影片《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重温雷锋感人事迹;邀请道德模范代表、优秀志愿者等作事迹报告,令学生近距离感受新时代“学雷锋”的生动案例;二是挖掘宣传先进典型,以身边人物引领学生。通过《上海交大报》专版、学校主页“青春足迹”专栏、人人网、微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同学身边的“活雷锋”;三是发出行动倡议,以志愿实践号召学生。校青志总队向提前录取的学弟学妹发出倡议书,鼓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亲身实践感悟雷锋精神;各学生党支部积极探讨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要求全体党员以身作则,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学校整合志愿工作资源,探索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是完善注册运行机制。专门划拨资源,对交大志愿者服务网站进行升级改版,与易班、人人网、微博等挂钩,搭建注册志愿者管理的网络平台,强化注册志愿者制度和学生公益联盟运行管理制度;二是完善文化激励机制。在网络平台由专人负责,整理发布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评选“志愿达人”,鼓励志愿者分享服务心得和经历,建立志愿者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温馨家园;三是完善评价保障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统一全校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配套和完善志愿活动基金使用制度,保障志愿活动开展;四是完善培训辅导机制。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对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志愿者导师,提升志愿者的工作能力、抗压能力、应急能力等。
设计志愿标识,搭建多样爱心平台
为鼓励师生随时随地亮出志愿者身份,让雷锋精神内化成为行动的准则,学校设计并向师生发放“志愿达人”专属徽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在雨天、交通高峰等情况下,师生佩戴“志愿达人”徽章,表示其自愿以他人共同拼伞、拼车等,实现服务需求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自动配对;号召校内教工私家车内安放“雷锋车”标志,在校区间、校园内为广大师生提供顺风车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师生聚集场所推行“爱心伞”计划,学子诚信借还;设立“朝失夕拾”失物招领点,由专人维持。校园处处涌动志愿风尚,人人都是“志愿达人”。
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品牌公益项目
学校通过一系列学雷锋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公益联盟及公益社团的引领作用,固化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基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发展。一是发挥传统项目的号召力。交大“爱的承载”春运志愿者项目连续12年为春节返乡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守望”临终关怀志愿者项目接力开展重症病人临终关爱陪伴活动,感召越来越多学子参与其中;二是扶持公益社团引领风尚。成立雷锋学社积极倡导“学雷锋”校园风尚,建立“绿色爱心屋”创新慈善帮困形式,为公益社团配备优秀指导教师,投入资源帮助长期发展。三是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固化活动阵地。依托党团组织生活,发起开展“发现身边的雷锋”特色活动,制作形成一批学雷锋微电影、图片资料,展现高校学子奉献社会的风采和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