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有着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是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地空学院以此为契机,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科建设,举办首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周,以开幕式、李四光大讲堂、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大会、北大地质博物馆燕园大厦展厅志愿讲解、地球与行星科学线上互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主题活动,普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传递“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助推地球与行星科学的高质量人才培养。
百讲启动文化周,文化育人谱新篇
4月22日上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举办北京大学首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周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肯定了地空学院在健全“三全育人”体系、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旗帜鲜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也要润物无声,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融入课堂、实验室、野外地质实习基地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院院长张立飞介绍了地空学院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与科普成绩,并指出,学院在注重培养高水平行星科学人才的同时,积极向全社会提供“多专业、多层次、多方式”的地球科学科普,学院将继续鼓励师生开展科普工作,调动校内外了解地球科学的热情,推动地学科普的高质量发展。
地学科普万里行,十年征程再出发
北京大学李四光中队讲师团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走过10年春秋,坚守在地学科普第一线传播地学知识,弘扬地学文化。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纪委书记张拯肯定了10年来“李四光中队讲师团”地球和自然科普工作的成绩,希望在继续做好地球和自然资源科学普及的基础上,将李四光精神、地质“三光荣”精神、测绘精神、载人深潜精神、塞罕坝精神带入学校,传播给更多的青少年和社会公众。
讲师团以成立10周年为契机,在开幕式现场举行“再出发”授旗仪式,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户国栋为北京大学李四光中队讲师团授旗。
文化周期间,李四光中队讲师团在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燕园大厦展厅开启志愿讲解服务,通过现场讲解展览标本,带领大家从形态各异的矿物晶体、变形的岩石标本中领略大自然鬼斧之神奇,从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中探寻生物演化之脉络,系统了解地球科普知识,吸引前来参观的大、中、小学生,校友、参访人员驻足。
精彩纷呈文化节,线上线下齐发力
开幕式现场布设地空学院成果展、化石矿石展、天地人文化节等现场活动。活动现场有五大展区,分别涵盖了地球与行星动力学、地球与行星宜居性、遥感与空间探测、能源清洁化与碳中和等领域,以及精美的矿石标本、生物化石和岩矿晶体等展示,带领参观者了解自然界的美妙和神秘。
学院还联动北京大学官微,开启“一趟星辰大海的旅程”,设计丰富多彩的现场与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星球人生”“生日当天的地球影像”“合成地小空”“石了个石”,4款线上主题活动同时在“北大地空SESS”公众号平台推出。
名师云集增动力,青年接炬承荣光
“李四光大讲堂”是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高端学术文化品牌活动。
4月22日下午,“李四光大讲堂”首场报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报告厅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应邀以“为什么还要关注古生物学”为主题作学术报告。
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已成为当代青年地质学子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为学生设立的最高奖项。4月22日下午,第十二次、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报告厅举行。
周忠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陈峰,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涛,李四光纪念馆高级顾问及馆长特别助理、李四光先生外孙女邹宗平、黄启文夫妇,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理事长王小烈等出席会议,获奖学生以及相关代表等110余人参加会议。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面向未来,“上天、入地、下海、探极”,地球与行星科学的舞台愈加宽阔。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地空学院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创造力,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年智慧、北大力量!
(摘自北京大学,https://news.pku.edu.cn/xwzh/2777dafe8f8e4300bba64d3b2147a4e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