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书香识来——品读校史典籍,传承奋斗薪火”读书会总结交流会在校史馆举行。校“五老”报告团团长刘家俊教授与“鸿鹄计划”新生骨干训练营的30余名学生共读校史、畅谈精神传承,为新生骨干带来一堂生动的校史教育课。

活动中,刘家俊作题为“不仅读其书,还要读其行——忆九思、叔子老校长各‘一件事’”的微讲座。他回顾了采访朱九思老校长的经历,细致讲述其在学校合并与建设中的远见卓识。随后分享了杨叔子老校长开展人文讲座的往事,彰显其深厚的人文情怀与身为教育者的责任担当。

在分享环节,五位学生代表结合21天沉浸式校史典籍阅读畅谈心得。物理学院2025级本科生王行健从《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中体悟到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人文学院2025级本科生钱思齐通过《解码理工男》一书,解读了理工人才的奋斗轨迹与家国情怀;数学学院2025级本科生王君竹结合专业背景,探讨了人文素养对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公共卫生学院2025级本科生张天瑞以《往事钩沉》为引,追寻校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口腔医学院2025级本科生唐怀靖则从“泡沫文化”的反思出发,呼吁青年保持精神独立与文化自觉。
刘家俊对同学们的分享逐一点评,充分肯定了大家的思考深度与现实关怀。他强调,品读校史典籍不仅要学习前辈的学识与能力,更要传承他们的品德与担当。科学与人文应并重同行,同学们要在持续修炼中实现全面发展。
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校史细节、精神传承与人生追求等问题踊跃提问,刘家俊结合自身经历与理论研究一一回应,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读书交流会不仅是校史底蕴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更是一堂浸润心灵的思政教育课。同学们通过21天的沉浸式阅读与面对面交流,从校史典籍与前辈事迹中读懂责任、明确方向,深刻体悟科学与人文共生的成长智慧。
(摘自华中科技大学,https://news.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