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开辟学生价值观培育新课堂,从2014年3月起正式启动“教授茶座”项目,鼓励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授业”更要“传道”“解惑”。
聚焦人生主题,打造价值观培育“小班教学”新课堂。“教授茶座”项目定位于让知名教授与青年学生探讨人生主题、共话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因为深受欢迎,“教授茶座”项目已由上半年的每两周1期常态化为目前的每周1期。至今共有16位包括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教授先后与339位学生面对面交流。与讲座和报告会不同,“教授茶座”项目每期只有20位左右学生参加,小班课的方式让师生“心贴心”、交流更深入。一是彰显学生主体性,学生带着“困惑”自愿报名参加;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教授“课前”对学生的问题有分类有思考有准备,现场进一步回应交流探讨中提出的新问题;三是强调师生互动,场景设置和情景氛围有利于交流对话,有利于学生吐露心声。教授们感到,“边喝茶边聊天”很有新意。学生们认为,这样的环境让自己很放松,“效果绝对比大讲座好”。
加强心灵沟通,探索“心教育”的新机制。“教授茶座”项目按照“思考人生”、“感悟人生”、“追求人生”的逻辑思路来设计和运行。确定项目嘉宾并发布信息后,报名参加的学生须提出自己关心或困惑的问题。这些源于心灵深处的交流本身就构成了“心教育”的内容。每期活动中,教授都会结合自己的“人生智慧”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平等地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励志故事,也乐于透露自己可能不为他人所知的“隐私”。这样充满信任的分享让学生能够感悟教授们的人生,感知他们的人格魅力,感受他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并由此来反思和体会自己的人生追求。一位学生参加活动后在人人网分享道:“很感激教授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唤醒了我久睡的梦,也终于明白该怎么走好下一步路。相信一次偶然的相遇、偶然的一席话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注重辐射带动,不断为价值观培育注入新内涵。每期活动结束后,嘉宾都会亲笔为学生写下箴言寄语,项目团队也会整理“微语录”、通过“燕园学子微助手”微信公共账号推送,撰写专题新闻稿在北大首页发布,让更多的人受益。“教授茶座”项目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向未参加活动的同学、校友、兄弟高校师生和校外其他群体辐射。据统计,前15期“微语录”的总阅读量为19907人次,分享转发2025次。这些受众在“点赞”的同时,也同样接受了熏陶和感染、进行了反思和感悟、培育和塑造着自己的价值观。“微语录”的公开发布,既提升了“教授茶座”项目的影响力,也起到了“翻转课堂”的效果,发挥宣传名师大家、传递大师智慧的功能。二是向更广泛的教师群体辐射,并获得高度认同。有的教授参加活动后,主动推荐其他知名教授担任项目嘉宾。有的院系也陆续开展了类似教师和学生谈心交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