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
承办: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研究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
目录
※思想教育※
1、思想政治工作的八字法
※时政要闻※(3月10日-3月16日)
2、胡锦涛强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 不断提高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能力
3、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4、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3月10日来华访问
5、海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
6、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7、中央编办负责人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答记者问
8、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9、“奋进”号升空 为空间站“送货”
10、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11、五位政协委员就奥运筹备情况答记者问
12、首都举行孙中山先生逝世83周年纪念仪式
13、海外媒体关注政府机构改革 认为有益应对经济社会挑战
14、胡锦涛主席同普京总统通电话
15、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选出领导人 贾庆林连任全国政协主席
16、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招待会 招待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 贾庆林出席并致辞
17、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18、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首次主席会议举行
19、中俄两国国防部建立直通电话
20、美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积极评价胡锦涛关于两岸关系的讲话
21、200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19万
22、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23、外国领导人电贺我新当选领导人
24、西藏自治区负责人就拉萨极少数人打、砸、抢、烧破坏活动答新华社记者问
25、各地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咨询宣传
26、温家宝、福田康夫向“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发来贺词
27、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
28、第二届莫斯科中小学语言文化节暨汉语比赛活动结束
29、京珠高速湖南郴州段开始维修施工
※他山之石※
30、长江师范学院实施“阳光计划” 多渠道提升师范技能
3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工作推出“新使命计划”
32、东华大学启动2008就业服务月活动
33、信阳师范学院第八届模拟导游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34、河南大学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
35、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子情系两会 结合实际认真学习
36、中国石油大学启动“爱心服务”
37、首都师范大学启动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38、中国矿业大学举行青年志愿者主题活动月
39、广州工商职院动员全体党员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
40、滨州医学院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丰富多彩
※理论探讨※
41、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 ………………………………………………………………………………………………………………………………………
※思想教育※
………………………………………………………………………………………………………………………………………
【1】思想政治工作的八字法
随着改革转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及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政治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政治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决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途径和方法。下面仅就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一、“虚”、“实”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项务虚的工作,也是一项务实的工作。所谓“虚”,是要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所谓“实”,就是要解决我们改革转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解决认识问题,首先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提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把握时代脉搏。其次,要不断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现代生产经营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用新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才能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职工解难释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务实就是要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针对改革转制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问题,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解决问题,从而把党组织对广大职工的关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传递给广大职工群众,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务虚是基础、是前提,务实是根本、是目的。只有务虚,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只务实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大”与“小”
所谓“大”,就是“大政策”、“大原则”、“大道理”;所谓“小”,就是“小方法”、“小手段”、“小道理”。近年来,有一些群众不愿意听“大道理”,认为讲“大道理”是大话,是空话,看不见,摸不着,离我们实际太远,有些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甚至有意无意回避讲“大道理”,其结果是使得部分干部群众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造成理想信念教育的缺位和错位。针对具体矛盾和具体问题,固然离不开“小方法”、“小手段”,要讲“小道理”,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产主义理想,党的方针政策这些“大道理”必须要讲,“大道理”是纲,“小道理”是目,只有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只有把“大道理”讲清、讲透了,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说服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小道理”才能被群众所接受。目前,我们企业正处在改革转制的关键时期,由于政策的变化、利益的调整,必然带来广大职工群众思想上的波动,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方面要和大家讲清国家的政策和未来企业发展这个大道理,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分析改革转制对不同群体员工带来的影响,制定相应对策,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加以解决。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大道理”,也要讲“小道理”,既小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情中有理,理中有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欢迎和积极参与,才会有市场,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三、“言”与“行”
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言正、行端、为人师表。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都在影响着周边的群众,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如果你说一套、做一套,即便说的多么好,多么感人,群众不但不听,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照你说的去做,可能会处处和你对着干。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大家看。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更不能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一定要把说服教育和率先垂范结合起来。一位老革命家曾经说过,做人的工作,一靠真理,二靠人格。真理的力量是神圣的,其话语犹如前进道路上的一面旗帜,能给人以呼唤力;其行为犹如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能给人以净化力。这种呼唤力和净化力,将综合成磁石般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在人民群众中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
四、“疏”与“堵”
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疏”,另一方面也要“堵”。“疏”就是疏通和引导,通过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对人们施加心里影响,从而达到影响人们行为的目的。而“堵”则是管理,是一种措施和手段,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从而达到规范人们行为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从接受和转变思想需要一个过程的角度,还是从约束不听教育或纠正违纪者的角度,都需要辅之以管理,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用纪律来约束。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实践,积极探索,求真务实,才能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
※时政要闻※(3月10日-3月16日)
………………………………………………………………………………………………………………………………………
【2】胡锦涛强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 不断提高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能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10日下午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部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高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能力。
胡锦涛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黄献中、张建启、王福山、白自兴、王西欣、刘巨魁代表先后贵州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些问题发表了意见。
代表们发言后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全局。必须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和坚强安全保证,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
【3】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时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遵照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提出的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坚持“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以基层建设为基础,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切实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
………………………………………………………………………………………………………………………………………
【4】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3月10日来华访问
应我国政府邀请,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一行1000人3月10日开始分别对上海、重庆、大连等地进行访问。并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
………………………………………………………………………………………………………………………………………
【5】海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
连日来,一些海外主流媒体对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重点突出了中国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应对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与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矛盾与挑战等内容。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说,温总理对国际经济形势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分析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危机意识。
………………………………………………………………………………………………………………………………………
【6】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会议。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一、全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四、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六、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
………………………………………………………………………………………………………………………………………
【7】中央编办负责人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答记者问
近日,中央编办负责人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央编办负责人表示,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在合理配置职能、优化组织结构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不毕其功于一役。
………………………………………………………………………………………………………………………………………
【8】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就环境资源和节能减排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有关这场记者招待会的详细内容,请看本台今晚第一套节目《晚间新闻》之后的两会专题报道。
………………………………………………………………………………………………………………………………………
【9】“奋进”号升空 为空间站“送货”
美国东部时间3月11日凌晨2点28分,“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新的实验舱段、机器人等“货物”。这次太空之旅为期16天,也将是美国航天飞机历史上飞往空间站的飞行任务中历时最长的一次。在与空间站对接期间,宇航员计划进行5次太空行走。
………………………………………………………………………………………………………………………………………
【10】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12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 长杨洁篪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杨洁篪说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思想和理念是和平发展、交流沟通、互利共赢、合作和谐的原则。
中国古人讲要“和合而谐”,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使得世界上和谐的成分能够多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减少一些。
杨洁篪还透露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日期不会推迟。
双方已经确定近期胡主席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现在外交当局正在就具体的访问日期进行积极的协商。
杨洁篪还就中俄、中欧、中非等外交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有关本次记者招待会的详细内容请收看《新闻联播》之后的《焦点访谈》。
………………………………………………………………………………………………………………………………………
【11】五位政协委员就奥运筹备情况答记者问
3月1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五位政协委员就奥运筹备情况回答记者的提问。
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介绍,经过6年多不懈努力,北京奥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展顺利,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打下牢固基础。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37个竞赛场馆已经基本完工了36个,国家体育场将于今年4月份完工。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干干净净地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绝不允许使用兴奋剂。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最担心的是下雨的问题。
负责奥运村建设的邓亚萍委员和涉及科技奥运的张景安委员也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12】首都举行孙中山先生逝世83周年纪念仪式
孙中山先生逝世83周年纪念仪式3月12日上午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全国政协、民革中央、中共中央统战部、北京市政府以及民革北京市委向孙中山先生像敬献了花篮。参加纪念仪式的各界人士近200人向孙中山先生像肃立默哀,行鞠躬礼,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
【13】海外媒体关注政府机构改革 认为有益应对经济社会挑战
两会中热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受到海外媒体高度关注。
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文章认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能够提高能效,而且有可能产生全球影响。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认为,此次机构改革将有助于中国政府更好地应对能源领域问题、加强环保并有利于金融改革。
澳大利亚最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刊登文章说,大部门体制的出现将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是中国向建设现代化国家迈出的新步伐。
德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国主流媒体也对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予以重点关注。
………………………………………………………………………………………………………………………………………
【14】胡锦涛主席同普京总统通电话
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晚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胡锦涛表示,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中俄关系健康深入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成功举办了“国家年”活动,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胡锦涛高度评价普京总统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并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迈上新台阶,中俄友好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胡锦涛还对俄罗斯总统大选顺利举行表示祝贺。
普京高度评价他同胡锦涛进行的密切而富有成果的合作。普京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是战略协作伙伴,俄方高度重视俄中关系。双方在“国家年”框架内举办了600多项活动,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良好合作。俄方希望两国领导人继续保持密切交往,共同推动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普京预祝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
【15】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选出领导人 贾庆林连任全国政协主席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1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为全国政协主席,同时选出2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们是:王刚、廖晖、杜青林、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钱运录同时当选为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
………………………………………………………………………………………………………………………………………
【16】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招待会 招待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 贾庆林出席并致辞
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今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招待会,招待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致辞。
贾庆林说,3月6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香港、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港澳委员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会议期间,港澳委员围绕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积极议政建言,充分展示了港澳委员参与国事、致力发展、关注民生、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
【17】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11日发表的《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9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
《人权纪录》援引大量例证,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全文共分7部分。
………………………………………………………………………………………………………………………………………
【18】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首次主席会议举行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3月1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并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议程(草案)和日程,决定这次常委会议于3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关于设置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草案)和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命名单(草案)。会议决定,将上述草案提请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秘书长钱运录就有关草案所作的说明。
………………………………………………………………………………………………………………………………………
【19】中俄两国国防部建立直通电话
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和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正式建立直通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在首次通话中指出,中俄国防部建立直通电话,是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的又一生动体现,有利于今后双方就两军交往与合作等重大问题保持及时沟通,有利于双方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及时交换看法、协调立场。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认为,中俄两国国防部直通电话的开通,再次证明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他表示,愿与中方一道坚决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通过直通电话,不断推动两军关系的深入发展。
………………………………………………………………………………………………………………………………………
【20】美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积极评价胡锦涛关于两岸关系的讲话
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马克•柯克13日对媒体说,胡锦涛主席4日关于两岸关系的讲话令人鼓舞,协商和对话有利于缓和海峡两岸紧张局势。台湾当局企图通过推动“入联公投”参加联合国,是不能得逞的。他还表示,希望加强美国国会和中国全国人大的交流与合作。
………………………………………………………………………………………………………………………………………
【21】200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19万
教育部3月14日宣布,去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19万,创历史新高。今后三年,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政府奖学金还将增加9000个名额。
………………………………………………………………………………………………………………………………………
【22】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5日上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吴邦国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会议经过表决,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吴邦国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161人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锦涛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23】外国领导人电贺我新当选领导人
一些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3月15日发来电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出的新一届领导人表示祝贺。
向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电的有: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
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
匈牙利总统绍约姆;
日本天皇明仁;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二、向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电的有: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
越南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阮明哲;
三、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发来贺电的有: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
越南国会主席阮富仲;
匈牙利国会主席西利;
四、向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的有: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金英大;
越南国家副主席阮氏缘。
………………………………………………………………………………………………………………………………………
【24】西藏自治区负责人就拉萨极少数人打、砸、抢、烧破坏活动答新华社记者问
西藏自治区负责人14号就拉萨极少数人打、砸、抢、烧破坏活动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西藏自治区负责人说,近日,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已引起西藏各族群众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西藏有关部门正在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妥善处置。我们完全有能力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维护西藏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少数人破坏西藏安定和谐的图谋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
………………………………………………………………………………………………………………………………………
【25】各地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咨询宣传
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现场咨询活动,几百种真假商品比对展览在浙江举行。3.15食品消费安全论坛暨中国名优食品形象展在北京开幕,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了2007年服务质量调查结果。
………………………………………………………………………………………………………………………………………
【26】温家宝、福田康夫向“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发来贺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福田康夫15号向“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发来贺词。
温家宝在贺词中说,中日世代友好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今年,两国将隆重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举办“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对两国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历史、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有着重要意义。
福田康夫在贺词中说,日中两国为亚洲和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从未像今天这样强大。
………………………………………………………………………………………………………………………………………
【27】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
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
来自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开办培养文化产业类人才的专业已经达到六、七十种,成为近年来高校增长最快的专业之一。
据统计,200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从业人员达1132万。
………………………………………………………………………………………………………………………………………
【28】第二届莫斯科中小学语言文化节暨汉语比赛活动结束
第二届莫斯科中小学语言文化节暨汉语比赛活动15号在莫斯科闭幕,本次比赛吸引了莫斯科10多所中文学校的近百名学生参与。
一年一度的莫斯科中小学语言文化节为期一个月,在这期间莫斯科的中文学校举办了多项与中国文化传统有关的活动。
………………………………………………………………………………………………………………………………………
【29】京珠高速湖南郴州段开始维修施工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郴州段今天开始大规模维修施工,施工预期15天完成。京珠高速郴州段今冬遭受严重冰灾,路面受损严重。
………………………………………………………………………………………………………………………………………
※他山之石※
………………………………………………………………………………………………………………………………………
【30】长江师范学院实施“阳光计划” 多渠道提升师范技能
在高校扩招,学生文化考试成绩相对降低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大学几年的教育培养,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培养成能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就成了师范院校在教学管理中面临的新的课题。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数学探讨协会就这一新的课题做出新的尝试,从2006年秋期开始,紧抓“数学”和“师范”两个专业特点,实施“阳光计划”,开展系列学生活动,如重读重考中小学数学知识、探讨基础教育教材、建立见习(实习、支教)基地、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师范生素质大赛、优质课竞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师范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教育教学的能力。该协会在团委会领导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在学生中开办了旨在提高学生中学数学知识的“数学探讨班”。探讨班要求每位师范生在学好大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读重考中学数学知识,熟悉中学数学教材,将中学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其具体做法是:开办中小学教材探讨班,主要围绕说课、讲课、备课、三字一话等方面展开,通过编写教案、回顾教材、探讨教学方法、重读重考中学数学知识、分析试卷结构等方式,从而加深对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理解,建立起系统的中学教师数学知识结构。进而希望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实习和面对用人单位的专业知识测试时,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探讨班开课过程中,协会还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为探讨班学生上示范课,同时还开展师范生素质大赛、优质课竞赛等提升师范技能的活动。
………………………………………………………………………………………………………………………………………
【3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工作推出“新使命计划”
近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工作推出“新使命计划”研究项目。该项目围绕学生工作“新使命计划”研究的要求,分为“前瞻性研究”、“全球视野”、“协办课程与核心价值观”等10余个子研究项目,坚持“研究的选题从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来,研究理论成果再运用于指导新的实践”的方针,旨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研究,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工作干部保持未来眼光和世界视野,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让社会、家长、学生放心。
该项目推出后,学校立即开展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工作“新使命计划•项目研究”专家咨询会,邀请市教委、市教委思想理论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社、京沪等地知名企业专家学者和负责人做评委,听取意见、征询建议,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32】东华大学启动2008就业服务月活动
东华大学自2004年起,坚持每年开展就业服务月活动。学校近日正式启动的2008年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包括六个系列:
一是就业直通车系列。举办校内大型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开通就业信息网上市场,为毕业生尽可能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信息服务。
二是“就业之星”求职心路分享系列。开展“东华就业之星”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的“就业之星”将受聘为职业导师及荣耀校友,为在校大学生就业提供经验帮助。
三是职业发展讲座系列。邀请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就职业发展规划、世界500强面试攻略、劳动合同法和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及法美留学咨询等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建议。
四是团体辅导系列。围绕简历、面试、职业测评三方面,依托社团活动,对毕业生进行团体辅导。
五是职业咨询系列。安排面对面的个体咨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六是“援助困难同学,携手共赴未来”就业困难援助计划系列。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信息登记、咨询指导和就业推荐,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
【33】信阳师范学院第八届模拟导游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为培养适应当前旅游发展形式的导游人员,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锻炼的平台。3月13日,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协会正式启动了第八届模拟导游技能大寒。
模拟导游技能大赛是信阳师范学院的特色活动之一,该比寒由精彩的导游词解说和模拟涉外导游场景两部分组成。导游词是以专业导游词为模板,参寒选手自行选取景点,将其制作成幻灯片,按播放顺序进行讲解,其间还穿插个人才艺展示等环节。模拟涉外导游场景设置20个模拟导游场景,由参寒者随机挑选,并针对所选场景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办法,而且要自然完整地表达出来。
………………………………………………………………………………………………………………………………………
【34】河南大学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
今年开始,河南将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高校公共必修课课程。
昨日,河南省就业指导与培训部卢老师介绍,按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在近几年内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河南根据咱们自己的情况,今年就要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高校可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
据郑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钦介绍,以前,郑州大学的就业指导多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段进行调整。因为学生不重视,效果并不算好。“可能马上就要列入我们学校的必修课了,每个年级都有不同要求。大一学生可能会侧重职业规划,高年级就会把重点放在应聘、面试的技巧上。”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开设后,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肯定会更大。“经过系统的培养,学生一入校就对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有个规划设计,以后学习中也会更有针对性。”张钦说。
………………………………………………………………………………………………………………………………………
【35】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子情系两会 结合实际认真学习
近日,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广大党员、团员青年学生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的报道,领会“两会”的精神,结合学校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和共青团工作专题调研,积极收集党、团员青年对“两会”的感想,并就学习“两会”精神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
“两会”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了积极地反响,大家纷纷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途径认真关注“两会”,并深入领会“两会”精神,联系自身的成长与成才,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各党支部、各班团支部通过专题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大家对过去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对未来的学习、工作激情满怀。同学们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2007年的工作,提出了2008年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
【36】中国石油大学启动“爱心服务”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举行“爱心服务”启动仪式。“爱心服务”的宗旨是“尊老、敬老、助老,构建和谐校园”。根据安排,中国石油大学将为校内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及职工遗孀提供住所内水、电、管道、天然气、玻璃门窗维修等服务。
启动仪式上,中国石油大学发起了“让爱托起夕阳红”――在全校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秉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深入校内社区,寻访、了解生活上需要照顾的老模范、老战士、老人大代表、老政协委员、老教师、老专家等,结对帮扶对象,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为老同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号召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开展助老活动,义务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在公共场所主动向老年朋友让路、让座;遇到老年人,要“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以儿女之心对待身边的老教师、老同志,让敬老、爱老的美德蔚然成风。
………………………………………………………………………………………………………………………………………
【37】首都师范大学启动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首都师范大学启动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一是更新专业建设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研究。二是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按照专业特色建设的需要,强化教学内容、手段等改革。四是加强新教材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自编教材。五是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完善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制度。
………………………………………………………………………………………………………………………………………
【38】中国矿业大学举行青年志愿者主题活动月暨百年校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中心启动仪式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在南湖校区桃苑广场举行了2008年青年志愿者主题活动月暨百年校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中心启动仪式。
此次志愿者活动月旨在进一步推动该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蓬勃开展。在这次活动月中,校青年志愿者将陆续开展“迎百年校庆,创优良学风”系列活动、“青春奥运行动――大学生迎奥运”系列活动、助老助残扶贫帮困行动、绿色校园环保行动、节能减排与志愿者活动主题影视展播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志愿者慰问活动。在场同学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百年校庆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为百年矿大增光添彩。
………………………………………………………………………………………………………………………………………
【39】广州工商职院动员全体党员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
近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传达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建设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全省纪检工作会议精神,号召全体师生党员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
党总支办公室首先通报了学院在寒假期间荣获了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在线等全国15家知名网站联合举主办的“学习党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奖的成绩,特别感谢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全院师生的支持和配合。
会议强调,全体党员要牢记党员身份,立足岗位本职,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谐办学、科学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谱写共建美好南粤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
【40】滨州医学院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是学雷锋活动开展45周年,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15周年,滨州医学院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连日来,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走上街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3月1日,口腔学院10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志愿者来到烟台高校小区清扫卫生,拉开了以“以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的序幕。
3月5日上午,由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同学组成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30余人来到烟台汽车总站,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为旅客提供交通信息咨询,帮旅客搬运行李,协助车站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和进行卫生清洁等,忙碌的身影遍布车站的各个角落。志愿者们亲切的话语、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得到车站员工和广大旅客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
※理论探讨※
………………………………………………………………………………………………………………………………………
【41】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
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编者按
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哪些新的思想观念?这些新的观念引发了哪些政治上的变迁?我国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俞可平同志的文章,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和令人信服的证据,深刻研究和论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因为有思想的解放,我们才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重大进步,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
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中国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这里围绕这些问题谈些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领域产生了“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可以说,思想的解放和意识形态的创新,是社会政治进步的重要动力。邓小平同志认为,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中国全部改革事业的前提,他说:“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中国20多年的改革事实充分证明,思想观念的变革,与社会政治的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就大的方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理论创新就是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政治理论而言,以下这些新的观念,既是对传统政治思想的超越,也最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以人为本”。1949年后,“以人为本”一直被当作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而遭到严厉的批判,人们在放弃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同时,也放弃了“以人为本”的观念。随着对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彻底否定和政治性批判,阶级斗争的观念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直至进入家庭,进入工厂,进入学校。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被许多人遗弃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友爱和信任开始丧失。人们对“阶级敌人”哪怕表现出丝毫的同情与怜悯,也会被认为是阶级立场不稳而受到政治上的批判。人们偶尔宣泄一下潜藏在身上的浪漫之情,立刻就会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而受到遏制。其结果是,人们的正常情理和心态开始受到严重的扭曲。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责任感的理论工作者开始重新提倡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的价值,但是可以想象,这些声音一经出现,便遭到了严重的政治压力,不少人曾经因此而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政治的压制并没有完全消除理论界对“以人为本”的呼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人为本”再次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声音。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正式被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宣布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政治发展目标,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这标志着“以人为本”从知识界的一种理念转变成为党和政府的政策依据。2007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再次确认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性观点,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人类理想社会的本质目标。
人权。与“以人为本”的命运相类似,人权的观念也一度被当作资产阶级权利和意识形态而为我们所拒斥,并且在长时期内受到政治性的批判。对人权思想的批判在实践上直接导致了对公民人权的漠视,最令人震惊的现实就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对人权的严重践踏。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一些理论工作者开始呼吁人权,积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并介绍西方的人权理论,但这种努力立即遭到了传统理论势力的严重阻碍,甚至一些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倡导者也几乎被视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然而,这种困难并没有能够阻挡我国理论界有学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人权理论的探求。20世纪90年代后,一种旨在弘扬人权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开始流行,并影响主流意识形态。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权观念开始进入党和政府官方的政治话语体系,2003年底,中共中央正式建议将“保护公民人权”写进国家的宪法,2004年3月,全国人大以高票通过中共中央的这一建议,这一条款顺利成为宪法条文。这是人权的观念转变为保护人权的法律和政策的最好例证。
法治。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人治传统的国家,十年文革最惨痛的教训之一,就是必须从人治走向法治。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开始强调“法制”或“依法治国”(ruleby law),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将民主与法制并提。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理论工作者开始倡导“法治”或“以法治国”(rule of law)。“法制”与“法治”,或“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强调严格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后者除了强调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外,更强调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法治的观念一开始就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的一些领导人就开始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党组织及党的领导人也不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0世纪90年代后,法治的概念开始正式进入政府官方文件,并且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长远目标。这一过程的标志是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十五大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不久,这一目标又被写进我国的宪法,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本届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使法治国家的目标更加具体化,并且表明政府将在实现法治国家的道路上起表率和带头作用。
私有财产。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被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公有制又被简单地等同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所以,公民的私有财产长期不被鼓励,甚至受到法律和政策的歧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开始争取非公经济和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然而,即使在改革开放的10多年后,私有经济和私有财产仍然是理论讨论的禁区或敏感区,一些人甚至因此受到政治上的歧视。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私有经济更多地以“民营经济”的面目出现于理论界,并深刻地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党和政府开始鼓励民营经济或私有制经济。21世纪后,理论界关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财产应当获得与公有经济和公有财产同等的法律地位的呼吁,再次深刻地影响中央高层的决策,并开始演变成为政府的重要政策。这方面的典型实例是,中共中央2003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的修改宪法建议中,明确地提出了“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条款,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一建议正式转变为宪法条文。经过广泛讨论和争论后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则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意味着,国家像保护公有财产一样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政治文明。改革开放后不久的20世纪80年代初,党和政府就提出了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两大基本目标。物质文明的主要涵义是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主要涵义是文化教育的发展。一些理论工作者当时就发现,这两大基本目标没有包括政治民主,因而是不全面的。其中的少数人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提出,应当在两个文明之外,加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90年代末,政治文明的话语开始进入党和政府的主流话语体系,2001年党的最高领导人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到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原来的“两个文明”被扩充为“三个文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终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目标。倡导政治文明,实质上就是倡导民主和法治。
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也称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其实质是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是相对独立于国家和政府的民间公共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但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在我国事实上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社会,它最初被译成“市民社会”。在一些人看来,倡导公民社会似乎就是倡导资产阶级社会,就是提倡与政府作对。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一些学者就开始倡导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在引起热烈讨论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政治性批判。但改革开放后,相对独立的民间组织大量涌现,这一事实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公民社会存在的事实。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术界发起了一场关于市民社会(公民社会)的讨论,这一讨论的最大成果之一,便是人们对待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拒绝公民社会转变为接受或默认公民社会。这样,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民间社会的现实和观念首先在学术界取得了合法性。1998年6月,民政部正式将原先主管社会团体的“社团管理司”更名为“民间组织管理局”,这意味着民间组织正式得到了政府官方的认可,取得了官方的合法性。中共十六大后,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包括民间组织、行业组织和社区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且开始强调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这意味着党和政府事实上已经将公民社会的存在及其作用视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和谐社会。强调阶级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谁要是否定或反对阶级斗争,谁就会受到严厉的批判。邓小平改革的第一个突破性举措,就是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但是,从淡化阶级斗争转到倡导社会和谐,仍然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思想历程。尽管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但直到本世纪初,我们才正式看到党内极少数理论工作者开始正式倡导社会“和谐”,并视其为社会文明的主要特征。不过,“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一出现,便很快受到中国新领导层的重视,并上升为党的新的战略目标。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时,首次提出了要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的重要内容,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6年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则专门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
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在西方学术界成为热点问题后不久,一些中国学者就开始进行全球化研究。但在当时,至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激烈反对和批判。首先,一些学者指出,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设立的一个陷阱,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换言之,在他们看来,倡导全球化也就是倡导资本主义化。这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其次,甚至一些赞同全球化研究的学者也认为,只存在一个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不存在一般的全球化过程,特别是,不存在政治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虽然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全球化确实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且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整体性变迁过程。它首先表现为经济一体化,但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化在中国理论界已经从非主流话语转变为主流话语,并且很快成为中国政府制定重大内外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政府积极参与WTO,实际上就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事实证明,中国政府被公认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
■中国政治的新发展,体现着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从根本上说,支撑这些政治变革的普遍价值,就是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
政治意识形态的这些重大变化,直接导致了现实政治的变革。从民主治理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的创新直接促使或极大地有助于中国政治在以下这些方面的重大变化。
其一,党和国家开始适度分离,党的活动被限制在国家法律范围之内。党和国家不分,党与政府不分,是传统政治的最大特征。毛泽东把这种政治体制称作“党的绝对一元化领导”。改革伊始,党的领导人就把“党政分开”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度甚至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虽然还没有达到党政分开的理想目标,但毕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打破了“党的绝对一元化领导”模式。这方面最重要的两个进展是:第一,中国共产党自己正式宣布,党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必须在国家的法律范围内活动,没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党不再代替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管理机关。中共的十三大政治报告还专门论述了党政分开,党不得代替政府直接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国家政权、群众团体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党应当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应当充分尊重而不是包办群众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并且重申,党对国家的领导不是简单的行政领导,而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其二,依法治国,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悲剧之所以能在中国发生,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法制不健全,政治统治依靠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鉴于这一惨痛教训,中国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在改革一开始,就特别强调法制建设,并且提出了建立“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首先是修改宪法,并在1982年颁布了新的宪法。接着开始修订和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确立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从1979年到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400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地方性法规。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上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其三,扩大直接选举和地方自治的范围。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把民主的重点放在基层,强调基层民主。在基层民主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当属村民自治的广泛推行。198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在中国农村逐渐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不再直接管理农民事务,村长和其他村干部完全由村民自由选举产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截至2004年底,中国农村已建立起64.4万个村民委员会。中国目前13亿多人口中有8亿多是农民,率先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政务公开。所谓政务公开,即指党政领导机关主动地、及时地向人民群众公布重要的政务信息,特别是及时发布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要政策法规信息和政务活动信息。政务公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公布政府的立法和决策信息,政府在制定法规或政策时,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民众公示,让利益相关者提前知悉,并且尽可能地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发布重要的政务信息,政府要主动地、定期地向公众发布政府机构的设置、部门职能、办事程序等相关的政务信息,使公众享有足够的政治信息知情权。三是公开重要的数据信息,政府开始定期公布本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专项规划、国民经济统计信息、预算方案和决算执行情况等。四是司法公开,即在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治安、户政、拘留、审判、起诉等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要使相关当事人知晓这些警政事务,并进行相应的司法警务监督。五是任前公示,即党政权力部门的领导人在正式任命前,将拟任人选的有关情况公布于众,在规定的期限内听取公众对候选人的意见。六是全面实施“电子政务”,各级政府开始普遍设立官方网站,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进行网上办公,直接处理公务和接受公民访问等。
其五,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在建立服务政府方面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大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方便公民。二是普遍推行“一站式”办公,缩短审批时间,减少行政成本,大大地方便人民群众。三是强化行政责任,实行各种形式的承诺制度和问责制,避免过去经常出现的相互推诿和“踢皮球”,对失职的政府官员进行行政处罚。四是应急管理和急事急办制度,在“非典”危机后,中央政府带头建立了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逐步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制度。
其六,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中共十三大就正式提出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随着近些年“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协商制度”的推行,各级政府在决策民主化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听证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开始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鼓励进行政策听证和立法听证。
中国政治的上述这些发展,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们本身都属于国内的政治改革。所有这些政治发展和政府创新,哪怕最初源于对西方文明的借鉴,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都是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的结果。中国政治的所有这些新发展,都体现着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从根本上说,支撑这些政治变革的普遍价值,就是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
■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增量民主”。我在这里提出的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这八个方面也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一,中国民主的发展将是一种“增量式”发展。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将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按照增量民主的理论,旨在推进民主治理的重大改革,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取得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支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这些改革应当最大限度地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不能违背现有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其二,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中国的政治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但将不时有突破性的变革。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中国的政治发展从总体上看将是渐进式的。这种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是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这种新的“增量”,不是对“存量”的简单数量增长,而是性质上的突破。突破性的政治改革并不是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
其三,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新的政治利益。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将着眼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及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将是未来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
其四,动态的政治稳定将逐渐取代静态的政治稳定。所有政治改革都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而是现代的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动态稳定的实质是它绝不是像文革时期那样的无序状态,而是使秩序由静止的状态变为一种过程的状态,达到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其五,政治改革将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合法的、有组织的和有秩序的。发展增量民主的基本途径,就是致力于“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尽可能地将公民自发的、零散的、无组织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党和政府主导的政治框架之内。
其六,推进民主与加强法治将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从邓小平开始,中国领导人一直认为,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就必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法治的实现程度,几乎也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民主政治的每一步发展,都将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理想目标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民主与建设法治,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其七,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户籍制度和社区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组织,让各种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八,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第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7000多万党员,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第二,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中央集权传统的大国推行民主,当然必须上下互动,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同时进行。但是,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第三,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不论何种形式的民主,都离不开人民对政府领导及政府政策的自由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民政治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是由更少的竞争性选择到更多的竞争性选择的过程。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将遵循这一规律。
总之,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增量民主,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长远利益和根本价值,是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不可变移的直接目标。
………………………………………………………………………………………………………………………………………
(材料收集:张松 余娟 徐文杰 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