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承办: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研究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
目录
※思想教育※
1、陆昊同志在河南省驻外团组织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政要闻※(9月21日-9月27日)
2、胡锦涛离京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3、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开幕 贾庆林主持 习近平作报告
4、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六个历史性跨越
5、海外华侨华人庆贺新中国60岁生日
6、崇高的历史使命 重大的政治责任
7、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吴邦国批示要求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8、习近平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 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9、政协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分组会 学习讨论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10、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举行 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闭幕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12、周永康检查国庆安保环京“护城河”工程
13、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14、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
15、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八届理事大会闭幕 贾庆林再次当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6、习近平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扎扎实实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
17、贺国强强调 弘扬新风正气 促进反腐倡廉
18、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在纽约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19、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在京举办 李长春出席开幕式
20、习近平强调 以求真务实作风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用改革发展稳定业绩检验党建成效
21、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发表的重要讲话
22、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在匹兹堡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23、中央党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习近平作重要报告
24、李克强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
25、时隔两年 朝韩离散家属金刚山会面
2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7、温家宝强调 努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28、习近平强调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29、李克强强调 重点突破 有序推进 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他山之石※
3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小”帮“老”学电脑
31、济南大学“国旗楼”庆国庆迎全运
3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老教师“传、帮、带”新进教师
33、重温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湖南农业大学“红色故事汇”开幕
34、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十二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 巩固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35、重特色显优势,在创新氛围中展风采
36、西北师范大学开展“片语寄深情,祝福献祖国”活动
37、湘潭大学构建服务型工作模式 促学生全面发展
38、中国计量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理论探讨※
39、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
………………………………………………………………………………………………………………………………………
※思想教育※
………………………………………………………………………………………………………………………………………
【1】陆昊同志在河南省驻外团组织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看了河南驻京团工委建设和工作的一些情况,听了几位同志的很好的发言,我很受启发、很受鼓舞。虽然这种探索是初步的,但是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这项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效和很重要的三点价值。第一,这项工作使不少进城务工青年感受到了团组织的存在。能够感受到团组织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联系,这是由党团组织的特殊关系决定的。第二,这项工作能够在广大进城务工青年中通过共青团的组织存在和工作探索,传播、渗透党团组织的重要主张,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比如,驻外团工委开通了QQ视频通话系统,使青年文明商户一个月能够跟孩子通一次视频电话,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他们自然会想到这是谁带给他们的呢?是团组织,背后是党组织,在真正地关心进城务工青年。团组织不一定能帮青年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要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第三,这项工作可以帮助党委和政府积极探索在中国高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对流动青年进行必要的组织化梳理。现在,有些地方在探索以床管人、以房管人、以产业管人等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方式,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而团组织从乡情角度出发,对外出务工青年进行的组织化梳理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坦诚地讲,共青团组织有一定的特殊性,是政治性、思想性都很强的组织,工作涉及领域很广,工作选择空间很大。对于外出务工青年这一群体,要加强团组织建设和团的工作难度比较大。河南的团干部没有去选择那些表面很热闹、个人也有利益的工作,而是迎难而上,离开家乡,在这里整天面对普通务工青年,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这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和“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重要要求。河南团组织在全团带了一个好头,做了一件实实在在、面对广大青年、忠诚党的事业和我们组织的重要工作,很值得肯定。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河南各级团组织为这项工作付出的努力,感谢北京、还有外地的很多团组织对这项工作提供的支持帮助,感谢为这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党政部门的负责同志,还要特别感谢被聘任为兼职团工委书记、热爱党的青年工作、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各个领域青年带头人和青年能人为驻外团工委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下面,我就全团做好统筹城乡团建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统筹城乡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团建工作,是一年来全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所进行的工作探索的重要内容。之所以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非常明确的工作要求,也是共青团组织属性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共青团“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一重要要求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而且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不仅体现了党对共青团工作的一贯要求,而且体现了对共青团应对挑战、克服薄弱环节的新要求。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要履行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能,首先就要做到广泛联系青年,这是我们的一项基础任务,也是开展全部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做到有效联系青年,就必须与团的组织化载体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化载体不进行创新,共青团就不可能更广泛地联系青年,也就无法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特别是对于外出务工青年这一流动青年群体,更加需要建立新的有效的组织化联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加强统筹城乡团建工作。
第二,这是中国社会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变革导致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中国高速成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种社会变革中,一些人认为基层团建工作难就难在“没青年”。实际上不是“没青年”了,而是青年群体的聚集方式、分布方式发生了变化。共青团是为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就必须根植于广大青年。共青团的组织工作格局要服从于总体工作目标,实现有效联系广大青年的工作目标,各级团组织就必须适应青年群体的新变化,积极探索能够有效联系最广大青年的新型组织化载体。要看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大规模社会变革并没有结束,还在不停地出现各种新的流动性的趋势。中央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城镇化的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观察思考在这种变化当中,怎么找到我们工作的路径、渠道和载体。根据新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变革所导致的人员流动,根据我们组织的根本价值在于与广大青年保持合理关系,规定着我们一定要做好统筹城乡团建工作。
第三,这是保持共青团组织最根本的生命力、保持同广大青年关系的要求。共青团组织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跟广大普通青年的联系;共青团的组织功能、组织活力的根本标志,集中体现在团组织与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对广大普通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当前团内存在两种危险的错误思想现象:一是把青年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简单地等同于通过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发挥作用。二是把与少数青年特别是与少数高端青年的关系等同于与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出现团的工作“高端化、高龄化”的现象。这两种倾向集中体现在当前不少团组织的工作和活动存在与广大团员青年联系的普遍性不够的问题上。因此,我们特别强调要把目光投向广大普通青年,其中包括外出务工青年这一非常重要而庞大的群体。
二、继续深化和推进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
第一,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共青团组织在新的社会变革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路径。当前,共青团事业面临的挑战本质上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大程度上通过执政行为来实现,并且党组织在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新的创造。而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缺少在这一转变下发挥作用的路径。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青年在常态下政治意识淡化,但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会有集中表达。对我们这样一个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提出了挑战。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特别是人员大规模流动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过去传统的空间聚集方式、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聚集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要应对三大挑战,履行好团的基本职能,必须迎着挑战和困难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迎接第一个挑战,共青团要努力探索跟上执政党执政功能发挥作用的转换路径,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类社会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来找准工作切入点。迎接第二个挑战,说到底是要解决如何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问题。共青团一要靠先进思想,二要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三要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四要靠对青年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五要靠广大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来吸引和凝聚青年。迎接第三个挑战,就是不能局限于现有的行政化格局,要敢于用青年人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作为组织建设和工作的载体。
第二,要深入研究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青年人流动的一些重大问题。要注意青年流动的规律性,把握好这种流动性是靠什么规律实现的,比如空间关系;要挖掘流动性当中那些一致性的因素和载体,比如同乡现在就是流动中很重要的一致性因素、载体;要注意借助和发挥流动当中的亲情、情感力量;要在流动过程当中找到他们工作生活和事业的产业载体,敢于用这种载体做组织载体、做团的建设载体。
第三,要真正深入广大普通青年,尊重普通青年的人生追求,进行必要的引导。团干部心里一定要装着普通青年,去贴近普通青年的生活、尊重普通青年的生活,挖掘找准工作切入点。要善于通过对青年重要需求的把握,实现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第四,基层共青团要敢于在组织格局上有新的突破和创造。要做好基层共青团的工作,必须进行组织格局创新。驻外团工委聘请创业成功的青年能人,在组织格局上做创新创造,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机会,有精神力量的体现机会,就是很好的创新。组织格局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必要的创新,主要要解决两件事,一是联系青年的路径要广泛,二是调动社会资源的渠道要更多一些。
第五,青年流出地团组织要与流入地团组织充分合作,要注重借助党政部门的工作力量支持。驻外团工委建设,完全靠输出地是不够的,输入地也有重要责任,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团组织要充分合作,共同解决组织建设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创新组织格局,特别要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依靠党政部门的工作力量支持。
第六,要与全团的重要工作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工作互动。要把创新基层组织模式与促进小额贷款、就业培训等团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为团的组织创新提供工作载体;要使团的基层组织在开展服务青年需求、维护青年权益的过程中增强对青年的覆盖,体现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三、全团要认真学习借鉴河南团组织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的探索和经验
一是要总结宣传河南驻外团工委工作的经验。把工作中好的经验例子、做法、思考系统总结出来,通过团属新闻媒体等渠道,宣传和介绍河南驻外团建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河南共青团工作敢于迎难而上、破解难题的探索勇气和工作成果。
二是要探索在“点”上深入总结挖掘经验的同时,在“面”上要有更大的推动。“点”上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我们更要看到团组织肩负着要与广大青年保持合理关系的重要任务,既要在“点”上深入挖掘,更要在“面”上有更大的推动。
三是要积极争取党政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支持。要向党政领导汇报团干部在第一线的探索,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关心和支持,使党政领导看到团组织与广大青年关系的重要性和价值。团干部要更好地深入青年当中,发挥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广大团干部勤奋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统筹城乡团建工作一定能够有更大的成就和进展。
………………………………………………………………………………………………………………………………………
※时政要闻※(9月21日-9月27日)
………………………………………………………………………………………………………………………………………【2】胡锦涛离京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21日乘专机离开北京,赴美国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3】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开幕 贾庆林主持 习近平作报告
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9月21日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开幕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的报告。
………………………………………………………………………………………………………………………………………【4】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六个历史性跨越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介绍了新中国60年来农业发展成就。 农业部部长 孙政才:农产品供给方面,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孙政才还表示,我国在农业发展方式、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收入、农村体制机制和城乡关系等五个方面,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推动下,当前“三农”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5】海外华侨华人庆贺新中国60岁生日
连日来,海外华侨华人举办多种活动,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 19号晚,泰国华人各界团体和中方驻泰机构在曼谷举办盛大联欢晚宴。出席活动的泰国总理阿披实表示,全世界都目睹了中国在60年里实现的奇迹般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富裕安康,他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并致以良好祝愿。
………………………………………………………………………………………………………………………………………【6】崇高的历史使命 重大的政治责任
9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发表评论员文章:《崇高的历史使命 重大的政治责任――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一》。文章说,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做出战略部署。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7】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吴邦国批示要求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22日在北京举行,标志着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正式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出重要批示。
吴邦国指出,食品安全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与实施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当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执法检查,主要目的是支持和督促各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确保法律有效实施,着力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希望检查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的积极配合下,精心组织好这次执法检查,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务求取得实效。
………………………………………………………………………………………………………………………………………【8】习近平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 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9月22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他说,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艰苦环境和激情岁月里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9】政协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分组会 学习讨论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21日下午和22日进行分组讨论,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今天下午,全国政协第19次主席会议听取了各组召集人讨论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分组讨论,并主持主席会议听取汇报。
………………………………………………………………………………………………………………………………………【10】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举行 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当地时间22号上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切实努力。
胡锦涛说:“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我们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该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第二,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第三,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第四,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
………………………………………………………………………………………………………………………………………【11】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闭幕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9月23日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
贾庆林强调,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要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献计出力;第三,要坚持把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作为重要职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12】周永康检查国庆安保环京“护城河”工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2日在北京、河北检查国庆安保环京“护城河”工程。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执法确保安全,文明高效方便群众,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
【13】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把中央精神转化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
………………………………………………………………………………………………………………………………………
【14】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23号,联大一般性辩论在联合国总部大会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历来把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尽力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为进一步帮助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将采取以下举措。一是继续加强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认真落实有关增资融资计划,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增强有关国家抵御金融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继续落实中国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举措,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继续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四是继续参与和推动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维护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稳定,促进地区金融合作和贸易发展。
………………………………………………………………………………………………………………………………………
【15】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八届理事大会闭幕 贾庆林再次当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八届理事大会9月24日在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再次当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贾庆林强调,去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拓宽道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是新形势下反“独”促统运动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全部工作,都要着眼于有效履行这一使命来开展、来深化、来推动。要谋划全局,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要反对分裂,努力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要扩大交流,广泛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意志;要加强团结,着力争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潜在力量,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16】习近平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扎扎实实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
部分省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24日在哈尔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习近平强调,各地各单位在抓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协调联动,把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富民惠民政策、体制机制成果等通过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基层;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梳理和查找出来的需要第一批、第二批活动单位统筹协调解决的问题,要投入足够力量,共同研究解决。
………………………………………………………………………………………………………………………………………
【17】贺国强强调 弘扬新风正气 促进反腐倡廉
中央纪委监察部9月24日举行纪念《中国纪检监察报》创刊15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发来贺信强调,要坚持正确办报方向,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鞭挞腐恶现象、传播廉政文化、营造主流舆论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舆论支持。
………………………………………………………………………………………………………………………………………
【18】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在纽约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当地时间24日上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核扩散问题依然突出,核裁军任重道远。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首先应该摆脱核战争威胁。借此机会,我愿提出5点主张。
………………………………………………………………………………………………………………………………………
【19】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在京举办 李长春出席开幕式
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9月25日上午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开幕式。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于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后经充实修改后于2008年3月再次举办。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活动,再次进行了充实修改,将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长期展出。
………………………………………………………………………………………………………………………………………
【20】习近平强调 以求真务实作风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用改革发展稳定业绩检验党建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用改革发展稳定的业绩检验党的建设成效。
………………………………………………………………………………………………………………………………………
【21】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发表的重要讲话
联合国大会主席图里基表示,胡锦涛主席关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讲话,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联合国高级官员伊利切夫说,胡主席的讲话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关切,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相信这一讲话能够鼓舞其他国家。美国参议员乔•利伯曼认为,胡主席的讲话“意义重大,令人鼓舞”,并且可能有助于美国参议院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案。英国《金融时报》23号发表社论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作出了最为灵活的反应。
………………………………………………………………………………………………………………………………………
【22】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在匹兹堡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当地时间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 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就此提出三点主张:第一,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第二,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第三,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胡锦涛强调,我们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立足点,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仍然积极参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对外援助承诺和举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多帮助。
………………………………………………………………………………………………………………………………………
【23】中央党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习近平作重要报告
中央党校26日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作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的报告。他强调,学习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定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深刻理解,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一定要不折不扣、踏踏实实、务求实效。
………………………………………………………………………………………………………………………………………
【24】李克强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
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西吉安、九江、南昌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
【25】时隔两年 朝韩离散家属金刚山会面
时隔两年,朝韩离散家属会面终于在中秋节来临前成行。今天,97名韩国人前往朝鲜一侧的金刚山地区,与生活在朝鲜的240名亲人见面。这次中秋会面是自2007年10月以来朝韩离散家属首次会面,也是最近朝鲜积极寻求改善朝韩关系的举措之一。
根据朝韩双方达成的协议,这次离散家属会面将分两批。第一批从9月26号到28号,第二批从9月29号到10月1号,届时将另有99名朝鲜人前往金刚山地区,与449名韩国亲人相聚。
………………………………………………………………………………………………………………………………………
【2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9月27日播发。《决定》已于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决定》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六、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八、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
【27】温家宝强调 努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至26日来到四川地震灾区考察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温家宝强调:灾后恢复重建,是09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恢复重建工作正处在攻坚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
【28】习近平强调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9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所有单位,都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学习实践活动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
【29】李克强强调 重点突破 有序推进 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26日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医改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加大力度,重点突破。有序推进,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
※他山之石※
………………………………………………………………………………………………………………………………………【3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小”帮“老”学电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日前在大学生志愿者和离退休教职工之间开展了一场“帮老助学”活动。
“小”帮“老” 辅导摄影和电脑,“老”助“小” 增长阅历。日前,该校3名爱好摄影、精通电脑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离退休中心,与他们的“特殊学生”――离退休教职工进行现场交流和辅导。
活动中,老同志们向大学生志愿者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电脑基础,虚心向志愿者请教电脑知识。志愿者们表示会努力做好“送学上门”工作,用适合老年人记忆、理解的方式做好摄影、电脑方面的辅导工作。
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建立“帮老助学”活动的长效机制,在老同志与志愿者之间开展更多活动,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离退休老同志的继续学习提供帮助。
………………………………………………………………………………………………………………………………………【31】济南大学“国旗楼”庆国庆迎全运
9月19日,济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在宿舍楼悬挂起整齐的国旗和全运会会旗,将学生宿舍楼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国旗楼”。
上午10点,济南大学艺术学院的21号学生宿舍楼的北面,56面国旗和56面全运会会旗迎风飘扬。“56”代表着56个民族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即将开幕的全运会。济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向全校3万多名在校生发出倡议,从9月19日开始,将悬挂国旗和全运会会旗活动接力下去,争取全校的宿舍楼都能成为“国旗楼”,成为迎国庆迎全运的靓丽风景线。他们还将向驻济高校发出倡议,希望在国庆节及全运会到来之际,悬挂国旗,迎接举国盛事。
此外,济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还设置了国旗法宣传角、供大学生表达爱国情怀的祈福墙,制作了长达22米的“庆祖国六十华诞,享全运精彩盛事”条幅,过往学生纷纷驻足在条幅上签名。条幅将于全运会开幕前送至全运会组委会,表达驻济大学生对全运会顺利举办的美好祝愿。
………………………………………………………………………………………………………………………………………【3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老教师“传、帮、带”新进教师
为使新进教师能够较快地融入工作环境,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外语学院为每位新进教师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师德优秀的教授作为导师,开展为期一年的指导工作。此后的一年中,新进教师将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向导师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业务水平,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年后学院将以公开课的形式对新进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希望通过这样“传、帮、带”的方式,构建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形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3】重温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湖南农业大学“红色故事汇”开幕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六十年国庆来临之际,湖南农业大学第四届普通话推广月之“红色故事汇”于9月22日在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
本次故事汇由来自全校20个院系选送的红色经典故事组成。内容涵盖红军长征故事、革命英雄先烈、传奇领袖风采、当代楷模标兵等多个方面,宽领域、多角度的再现红色经典人物故事。由经济学院选送的《七根火柴》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一位无名战士为了给部队留下七根火柴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动物医学院选送的《给吴焕先政委当警卫员》讴歌了无数共产党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荣革命主义精神。最终来自东方科技学院的《水缸的秘密》和农学院的《永远的丰碑――徐特立老师》获得本次比赛的一等奖,动物医学院的《给吴焕先政委当警卫员》获得二等奖。
重温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在祖国六十年华诞来临之际,湖南农业大学积极开展迎中秋、庆国庆,向祖国母亲献礼的一系列庆祝活动。红色故事汇的顺利开展又一次点燃了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
【34】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十二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 巩固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秉承“人才培养卓越,社会贡献卓著”的育人理念,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学校自1997年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每年组织近十支队伍赴全国各省市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探索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有益途径,巩固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社会需求趋势,形成就业良性互动
一是注重持续深入地开展跟踪调查。自1997年暑期首次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至今,十二年时间里,学校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足迹遍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陕西、辽宁、北京等二十多个省市,以及南京、常州、宁波、嘉兴等十五个长三角城市,走访和调研了千余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二是注重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通过走访调研,学校密切关注国家以及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趋势,加强了与各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拓展了与众多用人单位在就业推荐、实习实践和挂职锻炼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了解和熟悉相关地区和用人单位的机会,形成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三是注重反馈招生和教学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参观座谈等形式,学校还深入地了解毕业校友的工作状况,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形成本科教学评估等专题调研报告,为调整和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二、拓展就业核心市场,把握就业主流导向
一是明确毕业生就业核心市场。学校持续十二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在巩固已有就业单位关系的同时,还进一步将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重点国有企业、重点科研单位、重点军工企业和重点金融单位,以及西部地区单位等明确作为就业核心市场,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关系。二是把握了毕业生就业主流导向。通过开展跟踪调查,学校重点加强与国家重点单位、西部地区单位在人才培养和招聘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把握就业主流导向,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三是确保首选毕业生地位。通过开展跟踪调查,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毕业生推介和宣传工作,每年邀请500多家国家重点单位来校招聘,并为其开辟校园招聘绿色通道,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确保交大毕业生成为其竞相招聘的首选毕业生。
三、展示毕业校友风采,推进就业引导工程
一是加强了与校友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先后座谈校友5000余人,进一步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各领域毕业校友感情联系,加强了学校与各界校友的多层次交流与全方位合作,征求了校友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校友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上的特别贡献。二是挖掘典型校友的先进事迹,推动了就业引导工程的深入开展。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先后深度访谈校友300余人,其中有的已经是核电、船舶、航天等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或西部地区脱颖而出的专家精英,有的则是步出校门不久但在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的未来之星。对这些成功校友的发展历程和先进事迹进行细致的挖掘和整理,形成“交大学子风采录”的访谈文章,通过校内外新闻媒体给予重点宣传报道,从而营造学校浓郁的学习和成才氛围,强化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责任意识,引导了更多的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和发展。据初步统计,近年来交大毕业生进入到船舶、航天航空、核工业、电力、信息、汽车等领域就业的人数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
………………………………………………………………………………………………………………………………………【35】重特色显优势,在创新氛围中展风采
颜隆忠,2003年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工作,2007年担任学院团委书记,经济学院于2006年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他将多年的团学经验总结为“十六字理念”――立足服务、独立创新、突出重点、强化特色。
立足服务,满足学生成才需求
“立足服务就是在工作始终贯穿发展与服务的理念。”颜隆忠强调以服务为根本,“在服务同学的基础上,寻求发展的道路。”
就业创业是当前热门项目之一,经济学院竭力满足学生需求,“同学们的需求,不仅是一种经济的需要,更是马斯洛所说的,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颜书记用相关知识阐述。经济学院开设第二课堂,内容包括模拟炒股、建设实验中心、开展ERP暑假活动以及成立炒股协会、创业协会等。“挑战杯是学院的传统项目,但前期学生盲目参加并且缺乏专业老师指导。”颜隆忠对此进行改革,“优化从配老师、找项目、组队到训练的完整流水线。”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专业为学生服务的项目。“这是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平台,作为一个载体真实记录学生四年间参与的所有活动。”颜书记非常注重发展综合素质,“我们专门成立评定、鉴定中心,由辅导员、院团委共同做好认定工作。”据颜书记介绍,素质拓展是思想素质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综合实践考评的重要依据。
独立创新,继承传统实现再创新
在服务广大青年工作中,颜隆忠书记对“独立创新”感触最深,“团学工作是青春的,要用激情和活力来诠释。创新,不仅要在传承中求发展,更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创造。”
针对学院传统的传授式政治学习和理论教育,颜书记提出并成功建立教学新平台--团支部论坛。团支部论坛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依托专业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例如,让同学模拟经济学家评论经济,为挽救金融危机出谋划策。目前论坛在逐步完善,为了促进跨年级学生交流和避免问题重复讨论,建立子论坛--专业同类论坛。
社会实践中,经济学院努力做好传承基础中寻求新起点。企业实习不再占用大三时间,而是选择节假日,并且建立配套的实践基地(如泉港、马尾等)。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思考并进行创业计划调查,完成许多优秀作品。“连续六年,我院实践都是围绕新农村。”面对记者的疑惑,颜书记说,“原因在于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服务农村的重要性,关注新农村是我院社会实践永恒的主题。”
………………………………………………………………………………………………………………………………………【36】西北师范大学开展“片语寄深情,祝福献祖国”活动
为迎接建国60周年,抒发西北师范大学师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9月22日,西北师范大学团委组织国旗班开展了“片语寄深情,祝福献祖国”主题活动。同学们在心形的卡片上留下自己对祖国的真挚祝福,最后写满祝福的卡片组成了一面满载师大学子深情祝福的五星红旗。活动结束时,已有600多人寄语留言,更有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语学院的同学,用藏语,俄语,蒙语,维语,阿拉伯语,日语,英语等写下了自己对祖国的祝福,为美丽的寄语树增色不少。
………………………………………………………………………………………………………………………………………【37】湘潭大学构建服务型工作模式 促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湘潭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学生工作模式,着力加强各类优质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环境,全力提升学生素质。
一是实现零缝隙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模式。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学生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工作的教育功能弱化、管理权威削弱、服务质量不高。为改变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2000年湘潭大学专门召开全校学生工作会议,要求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服务育人”意识,并提出构建“毕业生就业、招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创新创业、学生勤工助学、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六大学生工作服务体系。2008年1月,学校召开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日标、以完善服务体系和构建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完善服务机制和规范服务制度为保障”的学生工作新思路,成功实现了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型。
二是打造多元化平台,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湘潭大学以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为载体,不断强化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建设力度,将“服务育入”的理念和“服务学生”的职能真正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近年来,该校着力打造的化学习活动服务平台、扶贫帮困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初显成效。
三是构建长效性机制,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湘潭大学对内不断创新,对外充分借鉴,积极构建服务学生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学生评奖、评优、资助等方面的评审、管理工作机制,保障了学生对关系其切身利益的事项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二是建立健全了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通过设立处长信箱、接待学生来访、联系学生班级、召开学生座谈会、到学生宿舍走访调研等,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三是建立健全了学生情况问题反映、反馈与限期解决机制;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工作流程,简化了学生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成效。自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以来,湘潭大学先后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杨怀保,救火英雄夏形义烈士,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扶婷、毛星芝,冰灾期间自费购买1000支蜡烛大年初一送往郴州灾区的李超,抗震救灾志愿者张达,湖南省首届金牌志(义)工黄姗姗、冯家珍,“山乡巨变第一村”优秀大学生村官万文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教育部《工作简报》先后7次刊登推介湘潭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该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该校学生工作部(处)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工作处”;有5名学工干部分别被评为省级先进,1名辅导员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
………………………………………………………………………………………………………………………………………
【38】中国计量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最近,中国计量学院06级本科生的一篇学术论文被第14届国际光电子及通信会议录用了。论文的作者是该校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6级学生徐汉锋、杨樟成。当被问及为什么能够在大三时就撰写并在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上发表全英文的学术论文时,徐汉锋说:“这得益于我们去年参加的学校本―硕创新计划。”
中国计量学院的本―硕创新计划主要面向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相对应的各本科专业中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启动并延续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这一计划在江苏省内高校中尚属首创。
该计划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赵强先是该计划的第一批参与者之一。他通过网上申报,面试考核,成功与该院院长杨其华完成双向选择。“我本来就有志于报考学校研究生,杨老师在网上公布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正是我感兴趣的,参加这个计划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而且可以缩短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在两年内就完成论文答辩,这一点是最吸引我的。”赵强先说。
据该校研究生部负责人介绍,本―硕创新计划项目实行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2+2”培养模式。该计划正式立项后,师生双方将签订相应的培养计划书,对项目的实施阶段、预期成果、完成情况、考核标准等进行确定。一旦进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后,学校还将遴选一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作为竞争入选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种子选手”。另外,学校对指导本―硕创新计划学生的导师资质也作了详细的规定,要求指导本―硕创新计划学生的导师必须是硕士生导师,其负责的科研项目应适合于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要有充足的科研经费。
该计划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而且不少同学已经尝到了甜头。
通过这一计划,徐汉锋、杨樟成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头设计,不但解决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中普遍存在的温度交叉敏感效应,提高了应变测量的准确性,还可在应变传感的同时,获得温度变化的信息,是一项研究价值很高、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目前,他们已经决定报考本校的研究生,跟随导师继续从事研究。
………………………………………………………………………………………………………………………………………
※理论探讨※
………………………………………………………………………………………………………………………………………
【39】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东南大学的演讲)
进入正题之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普法战争结束的时候,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指着面前走过的学生告诉大家,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不是因为我们的士兵,而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一个国家之所以强盛,关键在学校而不是军队。这话,110年前被康有为拿来呈给光绪皇帝,借以呼吁朝廷广开学堂,以养人才。假如你承认,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从教育改革起步的,那么,这个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大教育”,而不是管理学或方法论等“雕虫小技”。在我看来,所有关注现代中国命运、理解其过往的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期待未来能更上一层楼的读书人,都应该关注中国大学的命运。今天想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同大家聊聊大学问题。
一、作为“话题”的大学
今日中国,关于大学的历史、现状、功用、精神等玄而又玄的话题,竟成为中国人茶余酒后的“谈资”,这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观。对此,我曾做出自己的解释:第一,中国大学正面临着痛苦的转型;第二,正因为不稳定,有发展空间,公众发言有时还能起点作用。其实,还有一点同样不能忽略―――今天中国的大学,不再是自我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用某种夸张的形式,折射着转型期中国的所有“疑难杂症”。在这个意义上,谈“中国大学”,就是谈“中国社会”,不可能不牵涉盘根错节的问题。
举个例子,大家都很关心“大学扩招”的后遗症,这事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据教育部2007年3月7日发布的统计报告,2006年全国普通、成人本专科教育共招生724万余人,增长幅度有所回落,由2005年的17.1%降至2006年的11.3%,下降近6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虽说招生规模在逐年控制,但惯势已经形成,中国大学生规模天下第一,乃不可逆转的事实。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大提升,这是个好消息;可高校扩招背后,蕴藏着风险。贷款扩招,扩招再贷款,如果财务危机没能得到很好解决,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财政埋单。还有看不见的隐患是,校园里熙熙攘攘一如百货市场,再也不是原先那清高孤傲的象牙塔了。
以前关于大学的新闻,主要出现在教育版、科技版、文化版上,偶尔也会在时政版露面,现在不一样,不少大学教授或有关大学的新闻,竟然在娱乐版出现,其风头一点不让影视明星。曝光率是大大提高了,可我觉得,这对大学形象是一种损害。现在传媒热炒的,有些是大学的失误,但有的不是。举个例子,中国人民大学在餐厅墙角装了部电梯,被媒体劈头盖脸地批了一通,成了“奢侈浪费”的典型。可实际上,餐厅里装电梯,方便行动困难的老教授,没什么不对。除非是施工中出现贪污受贿或工程质量问题,那应该追究。在我看来,公众并不太关心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是借题发挥,这就有点冤枉了。
二、作为“文本”的大学
既然大学是个热门话题,每个人介入这一话题,都有自己的“前视野”。我也不例外。我所关注的是有关大学的“传说”、“神话”与“叙事”等。我认为,真正对大学传统起延续乃至拓展作用的,是校园里广泛流传的大学故事。假如一所大学没有“故事”可以流传,光靠那些硬邦邦的规章制度,那是很可怜的。在这个意义上,关于大学的书籍、图像和文字材料、口头传说等,乃校史教育的关键。
我曾说过:“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在我看来,大学需要国际视野,同样需要本土情怀―――作为整体的大学如此,作为个体的学者也不例外。可以这么说,“中国经验”,尤其是百年中国大学史,是我理解“大学之道”的关键。
为什么热衷于谈“大学史”,那是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大学不可能靠单纯的横向移植,是否理解并尊重百年来中国大学的风雨历程,将是成败关键。为什么倾向于从“传说”、“叙事”、“神话”入手,那是因为,我将百年中国大学的“历史”,作为文本来解读,相信其中蕴涵着中国人的智慧。所谓文本,可以是正儿八经的校史,可以是丰富但芜杂的文献,也可以是五彩缤纷的故事传说、人物传记等。别有幽怀的论者,大都喜欢用人物或故事来陈述自家见解,那样更可爱,更有亲和力,更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就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来说吧,他也喜欢讲大学故事。查《胡适留学日记》,1911年2月,胡适开始关注“本校发达史”;4月,阅读康乃尔大学创办人的传记资料;4月10日,开始撰写《康南耳君传》,8月25日文稿完成,9月3日修订,9月22日在中国学生组织的中国语演说会上演讲。此文1915年3月刊《留美学生季报》春季第一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胡适在台重刊此文,还加了个“自记”,说明当初的写作状态。此传就写“康南耳君”平生两件大事:创办北美洲电报事业和康乃尔大学。文中称:“当其初建学校时,常语白博士曰:吾欲令人人皆可于此中随所欲而求学焉(此语今刊于大学印章之上)。及其病笃,犹语白博士曰:天不能假我二十年,再赢一百万金,以供大学之用耶。嗟夫,此语滋可念也。”文后摹仿太史公:“胡适曰:若康南耳君者,可谓豪杰之士矣。”这种志向与趣味,与其日后问学从政时,均取“建设者的姿态”,大有关联。在我看来,凡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都是理想主义者。因为,做教育事业,需要长远的眼光,而且坚信只要耕耘必有收获。
当然,所有的“文本”,因其开放性,容易导致阐释的歧义。立场迥异的文化人或政治家,对同一个故事,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不像逻辑严密的理论文章,关于大学的“故事”或“传说”,因其如落英缤纷,大有自由驰骋的想像空间。这个时候,何为“正解”,何为“误读”,何为“借题发挥”,需要研究者认真辨析。
三、作为“象征”的大学
谈论作为“象征”的大学,最理想的例子,是西南联大。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期间,竟然有那么多年轻的学生和饱学的教授,聚集在大后方昆明,潜心读书著述,探索真理,追求民主与正义,确实了不起。
抗战中西南联大的“笳吹弦诵”,实称得上中外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些年来,出版了不少校史资料以及研究著作,还有很多回忆录、日记、散文、随笔、小说等,这些读物,给普通读者很大的震撼,让我们日渐进入西南联大的历史情境,包括其日常生活、政治激情、文学课堂以及学术环境等。这其中,一对师生,沈从文和汪曾祺,给我们提供了联大文学教育的精彩场景。
汪先生追忆西南联大的三篇文章,第一篇《泡茶馆》,第二篇《西南联大中文系》,第三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都是妙文。“泡茶馆”是当时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的象征,在那个特定状态下,泡茶馆给了学生们阅读、思考、讨论、创作的自由,文章最后一段说,泡茶馆对西南联大的学生来说,第一,养其浩然之气;第二,茶馆出人才,不是穷泡,不是瞎聊,茶馆里照样读书;第三,在茶馆里可以接触社会,让你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发生兴趣。《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为北大80周年校庆而作。老北大和西南联大是一脉相承,汪曾祺写文章时,特别强调联大老师讲课从来没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沈从文是汪曾祺的老师,在当年的西南联大,属于不太被重视的“年轻教师”。我特别感慨的是,沈从文先生把他对小说的感觉,对文学的想象,带到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中来。1940年8月3日,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作了一个演讲,题目叫《小说作者和读者》,我关注的是下面这段话:“好作家固然稀少,好读者也极为难得!这因为同样都要生命有个深度,与平常动物不同一点。这个生命深度,跟通常所谓‘学问’的积累无关,与通常所谓‘事业’成就也无关。”文学博士或文学教授,不仅不见得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且未必能够欣赏好的文学作品。大学里设有中文系、外文系,很多人专攻“文学”,但这不表示好作品的读者增加,也不见得就有助于对作品理解的深入。这是一个文学教授的话,当然,他是一个另类,是一个有丰富生活体验的作家。
这个作家,除了讲自己最拿手的小说,在西南联大时期,他还教散文。那是一门叫“文学习作”的课程,第一次讲徐志摩的散文,第二次讲如何从鲁迅、周作人的作品学习“抒情”。讲鲁迅没问题,讲周作人就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因为,1940年,周作人早已在北平投敌,当了汉奸,重庆的抗战文艺界也已经严厉声讨过了。但在昆明,沈从文居然在西南联大的课堂上大讲周作人的散文如何如何好。记得十多年前,北京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刚讲了一个学期,就被人狠狠地告了一状,罪名是“褒扬汉奸”,因教材里选了周作人的文章。
汪曾祺说,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作家不是很多,但沈从文先生那样的教学,突然让你悟出来,不是作家能不能培养,也不是文学能不能教,而是怎样“教文学”才有效。作家沈从文,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把“文学教育”的问题推到我们面前。
四、作为“箭垛”的大学
有这么个笑话:某同学到外地大学找朋友,朋友不在,隔壁的同学一听说是北大博士生,立刻把他赶出来,还说:你不说北大我还不生气,你一说北大,非让你马上离开这里不可。这故事弄得北大的留学生很紧张,不知道出门该如何应对,是否需要乔装打扮。我说,没那么严重,这笑话背后,是很多人对北大爱恨交加,故喜欢拿北大“开涮”。
这所在中国、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知名度的大学,今天备受各种“道德诉求”以及“流言蜚语”的困扰。在我看来,这些批评,有的切中要害,有的则未必。
举个例子,最近媒体在炒北大科技园区建五星级酒店的事,主要批评中有这么两条:钱都用来建酒店,怎么支持“本科基础教育、维系学术的正源与本色”?其实,建酒店的钱,是科技园区自己筹集来的,是一种企业投资行为,根本不可能转而用来支持本科教学。有趣的是,在校园附近建酒店,好多大学都有类似的举措,而且开业在先,未见纷争。为何轮到北大,就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背后的原因是,公众不满中国大学近年来的表现:学术水平没有多少提升,而校园建筑却越来越富丽堂皇。正是这一点,使得很多人对大学“有气”,于是,只好拿北大“说事”。一些对北大的批评,也许不够准确,但背后的问题意识,却具普遍性。
记得上世纪二十年代,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北大声誉如日中天,胡适说过:“暴得大名,不祥。”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将北大视为“精神乐土”、“文化圣地”,绝不允许北大“堕落”。这种“决绝”的姿态,让北大人感动,也让北大人为难。承受这么多的“关爱”,其实是很累、很累的。就好像李清照的词:“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现实生活中,北大不可能如此“纯粹”,也有很多“杂质”,那些激烈批评北大的人,很可能是“爱之深故责之切”。
记得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中,有关于母题演变的一段话:“传说的生长,就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初只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作个中心的‘母题’(motif),你添一枝,他添一叶,便像个样子了。”此类“传说生长史”,既落实为古人把一切罪恶都堆到桀、纣身上,而把一切美德赋予尧、舜;又体现在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喜欢为感兴趣的故事添枝加叶。这“箭垛式人物”的建立,甚至牵涉到地点。广东人就很不服气,谁都知道“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有几人晓得包公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到底做了哪些事?
谈大学也一样,喜欢拿“北大”当靶子,这一趋势早就形成。对于诸多谈论北大的文章,我的总体评价是:北大没像表扬的人说的那么好,也没像批评的人说的那么差。媒体上诸多“北大论”,你不妨将其作为理解中国大学困境及出路的思考。这样想,不管你喜不喜欢北大,读这些文章时,心态都会平和多了。
五、作为“景观”的大学
将英国的剑桥大学作为“旅游景观”来论述,不是蔑视其悠久传统与辉煌学术,而是突出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而这,与著名诗人徐志摩有直接的联系。
徐志摩写康桥的诗文,主要是《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和《再别康桥》。假定你去剑桥大学,不管是念书还是旅游,你读《再别康桥》,几乎没有任何信息量,因为你不知道剑桥有多少学院,图书馆在哪儿,课程设计如何,该怎样利用或欣赏这所著名大学的学术资源。这些有用的信息,《我所知道的康桥》里有一点,但也远远不够。请大家注意,徐志摩原本在美国念书,后转伦敦大学。1921年开始写诗,并进入剑桥皇家学院当特别生。什么叫“特别生”,就是只注册,没学籍,也不用考试。1922年回国,徐写了一首新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欧游,徐志摩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重返校园,便有了那首声名远扬的《再别康桥》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如此诗句,不知迷倒了多少有浪漫情怀的读书人。可作为“旅行指南”,只讲“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实在不合适。这样读书当然很惬意,但不一定非在剑桥不可。作为诗人,徐志摩敏感到康桥自然的美,但忽视了大学的主要功能是获取知识。在剑桥呆了一年半,诗人偶尔也会上上图书馆,或去教室听听课;但因为是特别生,没有考试等压力,也未能真切体会这所大学严肃认真乃至刻苦古板的一面。
因此,我请大家读另一篇文章,那就是萧乾写的《负笈剑桥》。这文章是作者毕业四十年后,重回剑桥时写的。文中抒情笔墨不多,夹叙夹议,在追忆自家留学生涯的同时,着意介绍这所大学的历史、建制、风景、学术特点以及学生的课外活动等。没有照抄旅游指南或大学简史,而是在叙述自家经历或表达感想时,不失时机地穿插相关资料。对于渴望了解剑桥大学风貌的读者来说,《负笈剑桥》虽没有徐文洒脱,却比徐文更有用。毕竟是在图书馆里泡了整两年,积极准备撰写关于意识流小说的硕士论文,所以,萧乾对剑桥大学教学及科研方面的了解,明显在徐志摩之上。徐志摩给我们描摹的,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剑桥,那当然是剑桥,但不是剑桥的全部。萧乾则告诉我们另外一个剑桥,即这所大学理智和冷静的一面。刚说过在野外散步,很舒适,话锋一转,便是:剑桥还有另外一面,而且是它主要的一面,那就是对真理的刻苦追求。
拜读过不少关于剑桥的书,我得出一个结论: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最值得推荐的,还是徐志摩和萧乾的诗文。因为,一个是充满激情的少年情怀,一个则是回首往事的睿智长者,两者不可偏废。有了少年情怀还不够,还必须有中年的沧桑与理性,才能真正理解古老的剑桥大学。
六、作为“文物”的大学
我关注大学里的“老房子”,主要立足于教育史,而不是建筑史。说白了,一半是因为好玩,一半是因为学问。借助此等文化遗存,思接千古,浮想联翩,这样的“文人习气”,跟建筑学家的专业眼光,明显不在一个层面上。
大学校园里的老房子,本身就是刻在墙上的大学史。专家们在解释为何将大学校园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往往强调其建筑风格如何兼容中西,教室礼堂等室内空间如何紧凑合理,还有园林布局如何与自然地貌配合默契,我则认为,首先是“重要史迹”,而后才是“代表性建筑”。校园里的老建筑,早就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仍在使用的老房子,是活的文物,让后来者体会到什么叫“历史”,什么叫“文化”,什么叫“薪火相传”。只是随着大学扩招以及校园置换计划的落实,新一代大学生大都已经或即将转入整齐划一、焕然一新的“大学城”,再也体会不到往日校园里那种新旧并置、异彩纷呈、浸润着历史感与书卷气的特殊韵味。
近年谈大学精神,很多人标举梅贻琦1931年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就职演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是从孟子对齐宣王说的“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略加变化而来的。一定要在“大楼”与“大师”之间做选择,我当然只能站在梅校长一边。可这么说,不等于完全漠视作为物质形态的“大楼”。实际上,矗立于校园里的各式建筑,无论高低雅俗,均镌刻着这所大学所曾经的风雨历程,是导引我们进入历史的最佳地图。这倒让我想起汪曾祺1986年写的《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然而没有乔木,是不成其故国的。……至少在明朝的时候,北京的大树就有了名了。北京有大树,北京才成其为北京。”请允许我套用―――没有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不成其为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的。
………………………………………………………………………………………………………………………………………
(材料收集:刘帅 胡冬 王绍鑫 刘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