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参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学习参考 >> 正文
《学习参考》[第二十五期]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0日 00: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主办: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八年三月十日

承办: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研究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

目录

※思想教育※

1、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时政要闻※(3月3日-3月9日)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3、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5、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梅德韦杰夫赢得俄总统选举

6、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7、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

8、胡锦涛同梅德韦杰夫通电话祝贺他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

9、海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召开

10、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11、代表委员和民众热议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两岸关系重要讲话

12、湖南郴州所有学校恢复上课

13、国际市场油价跌回每桶100美元以下

14、胡锦涛在会见香港澳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时强调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包容共济促进和谐 努力创造香港澳门更加美好的明天

15、温家宝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16、人大、政协3月6日分别举行记者招待会

17、美洲国家组织称哥伦比亚侵犯了厄瓜多尔主权

18、胡锦涛看望全国政协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

19、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

20、世界各地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

21、胡锦涛会见美国客人

22、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3、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就“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

24、全国电网3月8日全面恢复正常运行

25、海外舆论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讲话

26、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分别参加审议

27、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28、贾庆林亲切看望参加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29、全国人大就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举行记者招待会

※他山之石※

30、同济大学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

31、信阳师范学院:教师培训中彰显育人为本

32、曲阜师范大学乘“两会”春风,求科学发展

33、滨州医学院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丰富多彩

34、南开学子誓承总理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5、厦门大学将每月首个周日定为“校园公益日”

36、南华大学将全面实施“123456”的发展战略`

37、济南大学启动就业导师制

※理论探讨※

38、历史的烙印:我国高校设置的特点分析

………………………………………………………………………………………………………………………………………

※思想教育※

………………………………………………………………………………………………………………………………………

【1】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相协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今后5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做好发展规划和计划、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整合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注重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国家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能源资源和环境管理体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整合执法监管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合理调整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当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设置。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再保留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今后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认真执行政府组织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格控制编制,严禁超编进人,对违反规定的限期予以纠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五、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

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发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政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六、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要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抓紧制定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制定和完善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要严肃纪律,严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重视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附件:2008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2008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改革后 : 现状

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保留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22个)、部管的国家局(10个)

1.外交部[侨务局]:外交部、国务院侨办

2.国防部:国防部、国防科工委(撤消)军工部分

3.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军转民部分、统计局(降为副部级单位)

4.教育部:保留

5.科技部:保留

6.民族事务部[宗教局]:国家民委、宗教局

7.公安部:保留

8.监察部:保留

9.民政部:保留

10.司法部[法制局]: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

11.财政部:保留

12.劳动保障部:保留

13.国土资源部[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测绘局海洋局]、水利部水资源部分

14.建设部:保留

15.交通部:保留

16.能源部:发改委能源部分、国防科工委核电部分、水利部水电部分、电监会

17.农业部[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农村水利部分、林业局、[粮食局]

18.商务部[质检局]、[知识产权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部分、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烟草局]

19.文化部[新闻出版局]:文化部[文物局]、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

20.卫生部:卫生部[中医药局]

21.环境部:环保总局

22.审计署:保留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

1.国资委:保留

四、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

1.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外汇局]

2.情报总局:国家安全部

3.人事总局:人事部[外专局]

4.计生总局:人口计生委

5.铁道总局:铁道部

6.民航总局:保留

7.海关总署:保留

8.税务总局:保留

9.工商总局:保留

10.广电总局:保留

11.安全监管总局:保留

12.食品药品监管局:保留

13.旅游局:保留

14.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

15.国务院参事室:保留

16.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保留

五、国务院办事机构(2个)

1.国务院港澳办:保留

2.国务院研究室:保留

六、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6个)

1.新华社:保留

2.中科院:保留

3.社科院:保留

4.工程院:保留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留

6.行政学院:保留

7.地震局:保留

8.气象局:保留

9.邮政局:[邮政局]

10.银监会:保留

11.证监会:保留

12.保监会:保留

13.电讯监管委员会:信息产业部(撤消)电信部分

14.社保基金会:保留

15.自然科学基金会:保留

16.体育联合会:体育总局

………………………………………………………………………………………………………………………………………

※时政要闻※(3月3日-3月9日)

………………………………………………………………………………………………………………………………………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巩固团结合作,发展民主政治。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迎来了又一次历史性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下午三点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2195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大会。

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贾庆林、王刚、廖晖、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和大会秘书长郑万通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和周永康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大会召开。

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

报告从6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五年十届全国政协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即巩固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咨政建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开展促进祖国统一和海外联谊工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扩大交流合作,形成人民政协对外交往新格局;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

………………………………………………………………………………………………………………………………………

【3】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8年2月29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

【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七十六次委员长会议。吴邦国委员长主持会议。

3月3日上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召开会议,审议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议程草案。

3月3日的委员长会议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委员长会议。依照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委员长会议负责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2003年3月以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为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

【5】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梅德韦杰夫赢得俄总统选举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丘罗夫3月3日宣布,根据对总统选举99.45%选票的初步统计,统一俄罗斯党等党派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现任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以70.23%的得票率遥遥领先。这一结果显示梅德韦杰夫已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据悉,梅德韦杰夫共获得近5200万张选票,创下了俄历届总统选举候选人得票数量的纪录。俄总统普京表示,选民积极投票支持梅德韦杰夫,为现行方针的继续执行提供了保证。

梅德韦杰夫在3月3日凌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当选总统后将继续执行普京的政策,未来俄总统与总理的职权不会改变。

俄罗斯第五届总统选举的最终正式结果将于3月7号揭晓。

………………………………………………………………………………………………………………………………………

【6】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由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产生的大会主席团,3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会议。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规定,会议首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主持下,推选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被推选为主席团常务主席。同时被推选为主席团常务主席的还有习近平、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等8人。

主席团常务主席推选确定后,吴邦国请各位主席团常务主席到主席台就座。

随后,主席团会议在吴邦国的主持下,表决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日程,本次大会会期13天半。

………………………………………………………………………………………………………………………………………

【7】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胡锦涛指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期待,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

【8】胡锦涛同梅德韦杰夫通电话祝贺他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

国家主席胡锦涛3号晚同梅德韦杰夫通电话,对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表示祝贺。

胡锦涛表示,我高兴地看到,在双方共同推动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战略协作富有成效。特别是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在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的基础上发展中俄长期稳定、世代友好、互利共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我愿同你一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而共同努力。

梅德韦杰夫感谢胡锦涛对他当选的祝贺。他高度评价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示俄中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发展,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协调和配合。俄中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同中国发展战略协作关系是俄罗斯对华政策的唯一选择。俄方愿同中方密切合作,推动俄中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

【9】海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召开

海外媒体近日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及时报道了政协会议开幕和政协主席贾庆林所作的工作报告。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经济政策、农村发展、政府机构改革以及北京奥运会等将是今年两会的主要议题。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于5日召开,消除贫富差距等将是本次大会的议题。

法新社的报道注意到,一批农民工将首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即将召开的人大会议。

………………………………………………………………………………………………………………………………………

【10】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大会。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大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2008年主要任务。

温家宝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严重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等特大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温家宝指出,今年要着重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11】代表委员和民众热议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两岸关系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昨天就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普通民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济南市民张峰:“我们坚决拥护总书记关于“台独”分裂活动的论断,“台独”已经成为对我们国家主权的最大祸害,“台独”论调既不顺应历史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现实的发展要求,更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手段搞“台独”分裂活动都是痴心妄想,最终结局只是失败”。

辽宁大学教授房广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展现了大陆方面促进两岸交流,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诚意。

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等港澳主要媒体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胡总书记的讲话。

………………………………………………………………………………………………………………………………………

【12】湖南郴州所有学校恢复上课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遭受特大冰雪灾害的湖南郴州两千多所中小学校3月5日全部恢复上课。

………………………………………………………………………………………………………………………………………

【13】国际市场油价跌回每桶100美元以下

4号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回落,纽约市场收于每桶99.52美元。

………………………………………………………………………………………………………………………………………

【14】胡锦涛在会见香港澳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时强调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包容共济促进和谐 努力创造香港澳门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香港、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说,首先向长期以来认真履行职责,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香港、澳门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代表、老委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新代表、新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胡锦涛指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前不久,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奋起抗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有力支援了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胡锦涛代表中央政府,向香港、澳门地区各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

【15】温家宝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近期,随着气温回升,森林火灾呈现高发频发态势。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目前南方许多省区火险隐患多,防火形势严峻,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扑火力量的调度和配合工作,确保人员和森林资源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要求: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务必强化指挥和调度,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

【16】人大、政协3月6日分别举行记者招待会

3月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人就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也在3月6日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8个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就多党合作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有关这两场记者招待会的详细内容,请看本台今晚第一套节目《晚间新闻》之后的两会专题报道。

另外,包括3位农民工在内的十位基层人大代表3月6日还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

………………………………………………………………………………………………………………………………………

【17】美洲国家组织称哥伦比亚侵犯了厄瓜多尔主权

美洲国家组织5日通过一项决议,指出哥伦比亚在厄瓜多尔境内采取军事行动侵犯了厄主权,但是该决议没有就哥伦比亚的行为提出正式谴责。

………………………………………………………………………………………………………………………………………

【18】胡锦涛看望全国政协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

3月7日上午,胡锦涛看望了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贾庆林一同参加了看望和讨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7日看望了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委员们争相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在认真听取了林兆枢、李卓彬、林明江、吴承业等11位委员的发言后,胡锦涛说,要把中共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要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抓住机遇,同心协力、埋头苦干,必须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按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要求,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汇聚起全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侨界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贾庆林一同参加了看望和讨论。

………………………………………………………………………………………………………………………………………

【19】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一次提案办理协商会3月7日下午在政协机关举行,现在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间,相关提案承办部委的负责人就已来到了会场。

3月7日协商会的主题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到目前为止,本次大会涉及这一主题的提案已达近百件,民革中央、民建中央等党派和一些委员个人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政协委员董协良:由于现在每年有2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民取(水)点周围的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

在现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有关负责人就相关提案的办理情况向委员们当面陈述。

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曾晓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主体功能区,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

【20】世界各地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

为迎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到来,名为“为了更好的明天”的全球峰会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重点关注增强世界妇女能力所需的资源和途径。在莫斯科,旅俄华侨华人举行文艺演出庆祝莫斯科华人妇女联合会成立10周年。此外,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5号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茶文化展,邀请了白俄罗斯总理夫人、外长夫人、国防部长夫人以及来自中白议员友好小组的女议员等近60人参加。

………………………………………………………………………………………………………………………………………

【21】胡锦涛会见美国客人

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胡锦涛积极评价近些年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赞赏布什始终重视和关心中美关系,始终支持中美友好事业的发展。胡锦涛说,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共同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愿与美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彼此分歧和重大关切,进一步扩大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胡锦涛还向布什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布什说,我一向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近年来两国关系取得的发展感到高兴。我相信中美关系会继续保持积极发展的势头。布什表示,作为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名誉团长,我期待着今年8月到北京观摩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不能把奥运会政治化。我完全相信,北京奥运会将取得圆满成功。

………………………………………………………………………………………………………………………………………

【22】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会议。

受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吴邦国委员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吴邦国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重点:一是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及时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规定,督促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以增强监督实效为核心,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法,综合运用法定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务求取得实效。三是以深入贯彻中央9号文件为主线,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为代表服务的思想,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四是以巩固和完善定期交流机制为重点,保持对外交往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发挥人大对外交往的独特作用。五是继续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审议质量和工作水平。

………………………………………………………………………………………………………………………………………

【23】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就“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

3月8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就“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提案委员和承办部委从构建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等方面展开协商、交流,提出建设性办理意见。

………………………………………………………………………………………………………………………………………

【24】全国电网3月8日全面恢复正常运行

3月8日,随着浙江、湖南两省电网恢复供电,国家电网公司抢修重建工作全面完成。今年1月发生的强雨雪冰冻天气共造成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70多万基电线杆倒塌、2700多万用户供电受到影响。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按照正常情况大概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我们通过了42天努力就把抢险救灾工作完成了。

3月8日贵州掌雷村成功通电,此前广西、云南、广东电网已于2月底全面修复,南方电网公司各受灾省份也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

【25】海外舆论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讲话

海外舆论连日来纷纷对胡锦涛主席4日在政协联组会上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讲话予以高度评价。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捷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负责人都表示,“反独促统”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关切所在。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再一次表明了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善意诚意以及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决心。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和全球环境小组委员会主席法莱奥马维加5日表示,中国领导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继续主张两岸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令人宽慰,是一个好的征兆。

此外,菲律宾《商报》、美国《侨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也高度评价了胡锦涛的这次讲话。

………………………………………………………………………………………………………………………………………

【26】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分别参加审议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3月9日上午分别参加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一些代表团的审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了山东代表团审议。会场上气氛活跃,代表们争相发言。大家表示完全赞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认真听取9位代表发言后,胡锦涛作了发言。他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神,弘扬改革创新、开拓奋进、艰苦奋斗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来到福建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了吉林代表团审议。在云南代表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代表们一起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参加了陕西代表团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参加了重庆代表团审议。

………………………………………………………………………………………………………………………………………

【27】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6位政协委员围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战和政协工作等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贾庆林出席会议。

3月9日会议的执行主席是帕巴拉?格列朗杰、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张榕明。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刚、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大会秘书长郑万通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发言。会议由张榕明主持。

厉无畏委员代表民革中央发言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贡献力量。

杨孙西委员在发言时说,建议善用香港的集资功能,大力推动国企上市;邀请香港专业人士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

李利君委员说,建立健全统一的问责实体和程序制度体系,将有力推进我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程。

………………………………………………………………………………………………………………………………………

【28】贾庆林亲切看望参加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贾庆林3月9日上午看望了正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两会新闻报道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新闻工作者。

上午11时许,贾庆林先后来到新华社两会新闻报道中心、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国广播网、央视网的两会报道地,他向所有参加两会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表示慰问和感谢,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报道工作,生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贾庆林说,人民政协人才荟萃,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有很多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希望大家充分报道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的生动事例,充分报道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29】全国人大就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举行记者招待会

3月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的相关负责人就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

※他山之石※

………………………………………………………………………………………………………………………………………

【30】同济大学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

旨在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道德,同济大学日前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主要评估学校学术道德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存在的问题,开展有关学术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受理对学术道德问题的举报并开展独立调查,向学校提供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

同济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由该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担任主任,一批德高望重、成绩斐然的院士、专家、学者担任委员。学术道德委员会下设秘书组,由学校主管科研、研究生、人事工作的负责人和学校纪委、监察处的同志组成,处理委员会日常事务。

目前,同济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工作已正式启动,就如何规范教职员工、学生的学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开展研讨并着手制定相关工作规程。

………………………………………………………………………………………………………………………………………

【31】信阳师范学院:教师培训中彰显育人为本

日前,信阳师范学院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辅导班,对该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就业工作人员和专职辅导员进行了辅导培训。信阳师院体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余胜国、武汉理工大学职业发展辅导师雷五明分别就《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课程内容进行了讲解。

在教师培训中彰显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把提高服务大学生的能力水平作为师资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信阳师院开展师资培训工作的一大特色。该院认真落实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08年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意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十七大精神、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知识,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实现“一个‘领会’、三个‘提高’、三个‘促进’”:即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高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32】曲阜师范大学乘“两会”春风,求科学发展

3月3日、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首都,共商国是。

曲阜师范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在安排好工作学习的同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实时收看收听了大会开幕式。学校师生表示,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客观、准确,用数字说话,说服力强、催人奋进;对今年工作的部署,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汇聚民意。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乘‘两会’春风,求科学发展”成为我校师生的共识。

“总理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教育和人才问题,对高等教育更是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明确要求。”作为学校教务处处长,阎珂柱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人才培养质量是取胜的法宝。”具体到我校的本科教学和培养质量,阎珂柱表示,曲阜师范大学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需要加强,教务部门即将推出实施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力度,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逐步完善督学、督教、督管的相关政策和机制,确保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以过硬的培养质量塑造学校的品牌和特色。

………………………………………………………………………………………………………………………………………

【33】滨州医学院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是学雷锋活动开展45周年,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15周年,滨州医学院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连日来,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走上街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3月1日,口腔学院10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志愿者来到烟台高校小区清扫卫生,拉开了以“以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的序幕。

3月5日上午,由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同学组成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30余人来到烟台汽车总站,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为旅客提供交通信息咨询,帮旅客搬运行李,协助车站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和进行卫生清洁等,忙碌的身影遍布车站的各个角落。志愿者们亲切的话语、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得到车站员工和广大旅客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3月5日中午,医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烟台市体育公园,开展“学雷锋、迎奥运、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清理垃圾、清除灯杆广告等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诠释绿色奥运的精神内涵。

………………………………………………………………………………………………………………………………………

【34】南开学子誓承总理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月5日,南开大学师生以各种方式纪念杰出校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清早,在周总理的汉白玉雕像前,南开大学各院系的师生代表以及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成员近300人,双手持花,肃穆排列。他们把深切的缅怀化成真诚的誓言,把无限的爱戴融进灿烂的鲜花。

倡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

南开大学校学生会主席张儒宣读致全校学生的倡议书,“作为周总理母校南开大学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深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学习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注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共创和谐校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让我们以杰出校友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如饥似渴的态度去学习,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实践,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

………………………………………………………………………………………………………………………………………

【35】厦门大学将每月首个周日定为“校园公益日”

厦门大学把每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校园公益日",号召学生每个月参加一天志愿者活动。

据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每个月的首个周日成为厦门大学的"校园公益日",在校大学生将可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平台,投入到公益实践中去。目前厦门大学建立了10个长期性服务基地,开展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援助、医疗咨询、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

"校园公益日"活动还号召学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学以致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公益实践是以"以袋换袋,还生命天然色彩"为主题的"减袋"大行动。老师和同学们在超市购物只要不使用塑料袋,"减袋"行动组就为他们发放一张环保书签和一个印章,凑齐4个印章就能换到一个环保购物袋。

"减袋"行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李媛媛说:"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了这个活动,每个同学每个月奉献出一天的时间参加‘减袋’行动,汇聚在一起就能成为一股宣传环保的巨大力量"。

此外,学校还将开展"校园贴心行动""校园温暖工程"等一系列公益活动,让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结对,形成专业辅助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氛围;对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和专项资助。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辜芳昭表示,公益实践将成为大学生的另一种学习经历,让他们从中学到诚信友爱、文明高尚等可贵品质。

………………………………………………………………………………………………………………………………………

【36】南华大学将全面实施“123456”的发展战略`

从近日结束的南华大学2008年党委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我校将全面实施“123456”的发展战略。

校党委书记邹树梁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明确“十一五”后三年,学校按照“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改革创新、强化内涵”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123456”的发展战略,即明确一个任务,抓住两个机遇,建设三个基地,实施四项工程,深化五项改革,做好六项工作。

“123456”的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是:

明确一个任务:努力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把握两个机遇:是把握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省战略的机遇;把握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和核工业大发展的机遇。

建设三个基地:是以核学科专业为龙头,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特别是核工业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军工文化引领的特色鲜明的服务基地;以生命科学专业为依托,努力建设成为湖南省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优势凸显的服务基地;立足衡阳,面向全省,辐射黔东、赣西、粤北、桂东北,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的带动与辐射服务基地。 实施四项工程:认真实施国防科工委提出的“三优一提”工程,即本科教学优秀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党建创优工程和办学水平提升工程。

深化五项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后勤服务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干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的改革。 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二是努力建设一支节俭奉公、廉洁高效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三是努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学科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级专门人才;四是努力提升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水平;五是努力创建大学科研平台,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力争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产生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六是努力发展和繁荣先进校园文化,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环境友好的和谐南华。

………………………………………………………………………………………………………………………………………

【37】济南大学启动就业导师制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 3月3日,作为试点学院,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青年礼堂召开就业导师制启动大会,正式启动就业导师制。济南大学学工处、外国语学院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外国语学院2005级学生作为首届参与此项活动的对象参加了大会。

会上,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文首先对就业导师制作了总体的介绍,并从实施的意义、实施目标等方面对就业导师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学工处处长王波老师和就业指导中心孙卫星老师则分别从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和我校往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了实行就业导师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求大学生能够把握契机,在就业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职业规划,为踏入社会做好知识积累和心理准备。

………………………………………………………………………………………………………………………………………

※理论探讨※

………………………………………………………………………………………………………………………………………

【38】历史的烙印:我国高校设置的特点分析

黄启兵(苏州大学博士)

近百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经坎坷,高校设置也显得纷繁复杂、变化莫测。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勾勒出若干历史烙印:院校的分离与合并、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重点大学制度、分区设置原则、部门办学争端、私立高校的兴衰与外人办学的立案等。这些烙印有的始终鲜明如初,至今仍在影响着我国的高校设置;有的则时隐时现,断裂与延绵交织。理解这些历史的烙印,是洞识我国高校设置现状的基础。

分分合合的演绎:院校的分离与合并

晚清时期的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开启了我国高校设置中高校合并的先河。1908年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高校之间的分离也开始了。就整个民国时期来说,政府倡导实施的主要是合,各个高校坚持的则主要是分。例如民国初年的大学分区设置,教育部企图合并北京大学与北洋大学;在对法政专门学校与私立大学的整顿中,也有合并之举。1922年学制实行后,政府也力主高校之间的合并。张作霖入主北京,也实行高校合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大学区制,政府更是掀起高校合并的狂潮。在20世纪30年代的院校整顿中,教育部整顿高校设置的手段,也以合并为主。至于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政府实行内迁政策,更是合得多分得少。但政府对高校的合并,大都遭到各个高校的反对,一有机会各个高校便要求分立开来,由此造成的纠纷不断。就共和国时期来说,则主要体现为两次大的分与合。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强调的是分;20世纪末的高等教育改革,强调的则是合。除了以上较为明显的分合时期外,高校之间的分分合合也时有发生,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院校整顿中主要强调合,而“文革”时期高校的分分合合更是没有定数。

可见,近百余年来,高校之间的分分合合在反反复复地进行,纵观中国百年余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史,竟然难以找到几天安静的日子。当分分合合成为一种传统,高等教育就必然处于动荡之中;这种动荡不安的发展,实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致命伤。这些分合之中,有些分合成功了,有些分合失败了,但就其成功亦或失败来说,“在种种情势的偶然凑合之下,又有多少成功并无价值可言,又有多少失败与覆亡令人扼腕叹惜”。

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院校的设置

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滥觞于盛宣怀所立南洋公学的师范院,后又有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从随后颁布的相关制度来看,此时的高师教育尚依附于大学堂或高等学堂。但也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如湖北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要求京师及各省宜各设优级师范学堂一所,从而揭开了师范院校独立设置制度的序幕。1908年清政府将优级师范科改为独立设置的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后,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逐渐形成独立学制系统。可见,晚清时期我国的高师是从依附走向独立。辛亥革命后,各省优级师范先后改为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院校采取分区设置的办法,独立设置得以继承。但不久就有人提出废除独立设置的高师,由此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辩。争辩的结果反映在1922年的学制中就是学制系统图中已无高等师范学校,并且要求高师改大。于是高师纷纷升格及变成普通大学,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硕果仅存。而这仅存的硕果在20世纪30年代的院校整顿中也差点遭到灭顶之灾。尽管这期间争论不断,但独立设置的高师院校已是寥寥无几。直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才开始恢复高等师范院校,再次提出高师院校的分区设置,并颁布了《师范学院规程》,在后来的系列政策中,高师分区独立设置成为高校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弥补过去之忽视高师。可见民国时期高师所经历的路径是从独立到融合再到独立的曲折过程。共和国时期延续老解放区高师独立设置的经验,加上向苏联学习,高校的分区独立设置再次确定下来。此后,我国高师一直实行独立设置。改革开放后,又有一些高师改成综合性大学,但总的来说,基本上维持独立设置的大格局。近年来,随着许多综合性大学开办教育学院,一些师范大学亦转为综合性大学(如西南师范大学通过合并变成西南大学),融合的态势又有所抬头。

高师独立与融合的斗争自晚清以来就一直未曾停止过。独立与融合各自的优缺点亦已在历次争议中变成老生常谈。也许独立与融合谁优谁劣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最终答案的问题,只重独立或只重融合都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百余年来高师的震荡告诉我们,采取一种开放的制度空间,让独立与融合两种状态在现实中形成动态的均衡,实行两条腿走路,以实际办学来回答,并在办学过程中实行优势互补,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既可以减少震荡,也可以减少情况变化后调整的难度,还可以降低调整中的损失与成本。

重点发展:重点大学制度与学术金字塔

从官方政策法规来看,尽管共和国成立以前没有重点大学的提法,但其思想却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创建之初,就要求其“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可见,晚清时期就有重点发展的思想。民国时期,官方也未提过建立重点大学的方针,倒是民间有人呼吁重点发展。例如胡适就曾特别强调国家大学的发展:“国家大学。直接隶属中央教育部,择最大都会建设之。如今北京、北洋、南洋三大学,皆是。

……大学之数,不必多也,而必完备精全”。罗家伦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政府应该下决心,首先发展几个大学,集中有限的财力和人力,充分给予经济与设备,将几个大学整顿起来,以造成新的学术重心。”陈启天则提出要创设各省的模范大学。尽管如此,国民政府还是没有建立重点大学或模范大学。共和国时期,重点大学制度成为高校设置的一个重要特点。共和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部就决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等六校为全国性的重点学校,标志着重点大学制度正式形成。其后,政府又屡次指定增加全国重点大学。至20世纪90年代初,“211工程”的提出,进一步突出重点建设的方针。而90年代末的“985工程”,则是进一步突出重中之重。可以说,如果晚清民国时期重点大学制度尚不明显的话,那么共和国时期的重点大学制度一直是我国高校设置的原则之一。重点大学制度是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创新,但其思想可追溯到晚清的京师大学堂,而其直接的思想来源则是老解放区经验。重点大学制度为快速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建立其他高校可资学习的榜样有很大作用。但重点大学制度也面临着许多制度困境,例如这种制度使得重点大学成为其他高校模仿的单一榜样,阻止了多样化发展,因此办学特色难以形成。美国在开国初,华盛顿准备创办国家大学,但最终失败了。对此,马丁?特罗指出,华盛顿创办国家大学的失败,“预先阻止了代表全国性规范和标准的顶级(Capstone)大学的出现,而(这一大学的存在)势必限制美国院校的多样化”。另外,重点大学制度所使用的种种倾斜性政策,也拷问着高等教育制度的公正与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

均衡布局:高校地区布局问题

晚清学部成立后,就开始考虑高校的地区布局问题。曾议仿日本东、西京两大学之例,筹办江南大学,以形成一南一北的高校地区分布格局。此乃我国考虑高校地区布局之开始。民国初建后,分区设置高校成为朝野的一片呼声,尤其以大学的分区设置与高师的分区设置最为突出。蔡元培、袁世凯、范源濂、陈宝泉等等都提到大学与高师的分区,尽管在具体的细节上有诸多不同,但在分区设置高校这个原则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在教育部的工作中,也按照分区原则规范高校的新建与合并。南京政府成立后的大学区制,更是将高校的分区设置推到极致,由此引起的风潮此起彼伏。大学区制终结后,开始了高校的整顿工作,就高校设置来说,也规定了全国应设大学之区域。1935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也规定国立高校的设置,应注重地区的需要,从而实现教育之机会均等,促进全国文化平衡发展。抗战爆发后,教育部规定全国应划分为若干大学区,若干高等师范学校区,分别设置大学及高等师范学校。后来的高校迁、建、撤、分等,均依上述原则进行。战后高校的复员工作中,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都一再强调复员不是复原,强调“我们必须注意西部的文化建设。战时已建设之文化基础,不能因战胜复员一概带走,而使此重要地区复归于荒凉寂寞”。共和国成立之后,高校设置首先是各大行政区的事,高师的分区设置成为政府一再强调的设置原则。随后的院系调整原则,更是鲜明地表现出分区设置的特点。后来的高校设置无不注意到地区布局均衡,按照分区设置的原则进行。

可以说,高校分区设置特点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于高校分区设置原则,也曾有人提出质疑。例如民国时期的周宪文就曾提出“大学是不能按照地区,普遍分布的”。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高校的分区设置原则从未动摇。作为政府的理性设计,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的分区设置有其必然性,但如何使理性设计能尊重已经自生自发形成的高校布局状况,则是我们应该加以考虑的。蔡元培在推行大学区制过程中,将大学分区设置推向极致,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动荡不安。其制度原因就在于其理性设计不尊重历史已形成的高校布局,过分强调大学的统一规划,分区布局。

归于一统与分散办学:部门办学问题

远可追溯到唐朝便有中央各部门办学,如中央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隶属于国子监,玄学则由祠部管理,以上均隶属于尚书省;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管辖。集贤殿书院与太医署下医学均归中书省管理。但由于规模小,即使没有专门统一管理教育的部门,部门办学的问题也并不明显。晚清学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几千年来中央没有专门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的结束,部门办学问题因此得以凸显出来。尽管学部想了很多办法试图一统教育,但最终不了了之。民国初建,教育部规定国立专门学校统由教育部管辖。尽管也有一些学校从其他部门划转到教育部,但还有一部分学校仍然实行部门办学,如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唐山大学、全国水利局河海工科大学、外交部清华学校、外交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蒙藏院蒙藏专门学校、财政部财政专门学校等。可见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定还停留在纸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大学院取代以前的教育部,再次试图将教育学术机关统一管理,解决部门办学,但其努力的结果是大学院结束后,外交部的清华大学改归教育部,除此之外并无动静。在后来国民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与《专科学校规程》中,规定国立大学与国立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审察全国各地情形设立之。可见中央其他各部已无设立高等学校之资格。但部门办学的情况依然存在,如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在原则上虽应由教育部直辖,但实际上该学院直隶于司法行政部。另有财政部的北平矿务学校及税务专门学校,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内政部北平警官高等学校以及交通部的交通大学等等。1937年交通大学改归教育部,但与交通部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如此,部门办学问题还是基本有了定论。共和国时期的部门办学传统来自于老解放区。在民国时期的苏区解放区内,由于当时各种环境的局限,部门办学逐渐形成一种办学传统,从制度化程度的角度来说,以东北解放区的部门办学制度最为明显,也最系统。共和国成立后,这种部门办学传统一直持续下去,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末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的过程中,一些中央部属院校下放到地方,但由于一放就乱,因此一乱就收,部门办学总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动。到20世纪末,部门办学则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与难点,为了解决部门办学问题,全国性的院校合并热潮不断,至今余波未停。

由此可见,部门办学问题在我国的百余年的高校设置中均存在,而且一直是一个颇难解决的问题。但从部门办学的历史渊源来看,晚清民国时期是一脉相承,共和国时期则来源于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以及学习苏联的结果。从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如果高校设置的制度化程度较高,政府则力图解决部门办学问题,以归于专管教育的部门,晚清民国时期莫不如此,就是近年来许多部门所属院校或下放地方或归于教育部,也带有这种特点。可见制度化水平越高,部门办学就越难生存下去。

两条腿走路与一条腿独行:私立高校的兴衰

清朝统治者在统一全国后,就对书院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后来更是禁止私人创办书院,提倡官办书院,使得书院成了官学附庸。由此,我国的私立高等教育便逐渐萎缩。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西方教会也开始在华办学。与此同时,维新派为了培养变法人才,也纷纷办学。如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办“万木草堂”,梁启超、谭嗣同在长沙办“时务学堂”,张元济、严复于在北京设“通艺学堂”,陈芝昌等1898年在广州设“时敏学堂”。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清朝廷的新政下,对私立高等教育放宽政策,例如原来不允许设立私立法政学堂,新政过程中则允许私立法政学堂的开设。私立高等教育渐渐兴起,但终究未成气候。

民国成立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两次私立大学兴起热潮。民国初建时期,私立高校一时蜂起,成为民国前期的第一次兴学热潮。1917年《修正大学令》颁布后,兴起了第二次私立大学热潮,至1924年达到了高潮。两次兴学热潮既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导致了私立高校的滥设,政府花了很大力气来加以规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私立高校再起狂潮,私立大学纷纷争相改组或筹办。国民政府既鼓励私人办学,也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对其大加整顿,颇见成效。此后私立高校逐渐进入良性发展。共和国建立之初,我国尚允许私立高校的存在,并对其加以保护。但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私立高校不复存在。直到1982年3月,北京市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中华社会大学诞生。从此,私立(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校设置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近年来成为热点。

近百余年来,我国的私立高校走过了从被禁止到允许,再被禁止到再允许的曲折过程。因此私立高校也就时兴时衰,其生存的制度空间时大时小。晚清时期私立高校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大,民国时期私立高校在制度规范下多元发展,共和国时期民办高校则由禁止到允许,其制度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完善。百余年来我国私立高校的兴衰体现了政府控制与民间兴学两种传统的博弈。

外人办学与教育主权:教会大学的立案与消亡

尽管很早就有教会在我国办学,但清政府对教育主权问题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晚清学部建立之后,将涉外教育权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各种原因,经过激烈的争论,学部最后对外人办学还是采取了不干涉的态度。但有两所高校例外:一是英国人在京师设立的协和医学堂,因慈禧太后的资助而得到学部重视,准予立案;另一所是中国与德国政府合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因由两国政府合办而在学部立案。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也曾注意到统一教育体制的需要,教育部曾派人赴日本考察那里对教会学校的政策,并尝试通过注册立案的办法将教会学校纳入中国的教育系统,但不见下文。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高涨,对宗教教育问题日渐重视。北洋政府开始重视教会学校的问题。在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推动下,北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会大学立案的制度,亦有零星的几个教会学校在教育部注册。但最终因北洋政府的垮台而不了了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严令教会大学立案。在20世纪20年代末与30年代初,大部分教会大学均得以立案,只有圣约翰大学例外。直到1947年,圣约翰大学才正式向国民政府立案。由此,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办学问题才算得以解决。共和国成立之初,教会大学曾继续得到政府的认可,但不久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教会大学就在大陆消失了。从此,教会大学走完了在中国大陆的办学历程。

教会大学所体现的教育主权问题,也是百余年来我国高校设置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晚清的不干涉到民国前期的要求立案到民国后期的强制立案,教育主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教会大学在大陆消失,教育主权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小结

我国近代以来高校设置的七大特点也是百余年来我国高校设置问题争论的七大焦点。近代以来我国高校设置的政策走向主要体现在这七大方面的变动不居,因此也就形成了百余年来高校设置动荡不安的历史。在这七大特点中,分区设置原则是一以贯之的,从晚清以至现在,一直重视高校的地区分布均衡,实行分区设置。重点大学制度则是逐渐演进,共和国成立后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就前者来说,争议较少;就后者来说,近年来因资源分配问题而颇有争议。这七大特点中,最有争议的是院校的分离与合并、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部门办学的争端、私立高校的兴衰。这四大问题贯穿了近代以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变迁历史,不同的时期政策走向各异。在这四大问题中,部门办学的争端、私立高校的兴衰这两大问题现在基本上尘埃落定。然而,这七大特点中的许多部分至今仍未得到学界较为系统的研究,例如高校的分区设置、部门办学、教会大学立案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就高校设置具体的历史事件而言,也还存在一些“误读”或“误解”需要澄清。例如因晚清学部对外人办学采取不干涉的态度,就有学者认为是清政府“不敢”或“不能”对外人所设高校进行立案。其实清政府并非“不敢”或“不能”,而是“不愿”对外人所设高校立案。凡此种种,表明我国高校设置的相关研究尚有很大空间,也表明对我国高校设置问题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

(材料收集:张松 余娟 徐文杰 刘带)